孝乃百行本,亲有罔极恩。
亲恩何以报,持报百身论。
事生或能尽,事亡鲜如存。
赵君性诚笃,能窥曾闵籓。
亲癠拜医师,既葬庐墓垣。
身与木石居,泪零松柏原。
动息抚遗体,哀痛伤心魂。
读礼已无愧,抱恨终弗谖。
过车式而敬,朝命表宅门。
大哉永锡类,浇风庶能敦。
孝乃百行本,亲有罔极恩。
亲恩何以报,持报百身论。
事生或能尽,事亡鲜如存。
赵君性诚笃,能窥曾闵籓。
亲癠拜医师,既葬庐墓垣。
身与木石居,泪零松柏原。
动息抚遗体,哀痛伤心魂。
读礼已无愧,抱恨终弗谖。
过车式而敬,朝命表宅门。
大哉永锡类,浇风庶能敦。
这首诗赞扬了赵姓孝子的高尚品德,强调孝道是所有品行的根本,父母的恩情深重无比。孝子不仅在父母生前尽力侍奉,即使父母去世后,他也表现出深切的哀思和忠诚。他为母亲寻医问药,守墓庐边,甚至与木石为伴,悲泣于松柏之下。他对亡者的敬意体现在日常生活的细节中,阅读礼仪时感到无愧,但心中的遗憾始终难以消除。他的孝行影响深远,路过的人也会表示敬意,他的事迹被记录在家门前,希望以此倡导淳厚的社会风气。诗的结尾表达了对赵孝子永垂不朽典范的赞美,期待这样的美德能够敦促世人回归淳朴之风。
六年不见故园花,每到花时只自嗟。
多谢故人分国艳,尚怜羁旅惜春华。
芳菲仙圃烘初日,冷落书窗照暮霞。
谁道无情便无恨,祇应也学我思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