蟠龙山上柏层层,寝殿巍然紫气腾。
神武尚占霜令肃,睿容如见日华升。
万年成法尊周典,一代兴王祖舜陵。
圣德有碑高百尺,虹光终夕照崚嶒。
蟠龙山上柏层层,寝殿巍然紫气腾。
神武尚占霜令肃,睿容如见日华升。
万年成法尊周典,一代兴王祖舜陵。
圣德有碑高百尺,虹光终夕照崚嶒。
这首诗描绘了孝陵(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陵墓)的壮观景象,以蟠龙山为背景,山上的柏树层层叠叠,象征着庄重与永恒。寝殿巍峨,紫气缭绕,显示出皇家的威严和神秘。"神武尚占霜令肃"赞美了皇帝的威严和治国之严,"睿容如见日华升"则形容其智慧如同朝阳般升起,充满生机。
诗人进一步歌颂了孝陵的深远影响,它遵循万年不变的法则,尊崇周朝典制,又承继了舜帝的美德。"圣德有碑高百尺",象征着对朱元璋高尚品德的铭记,而"虹光终夕照崚嶒"则以瑰丽的自然景象收尾,寓意其精神光照千古,永不消逝。
整体上,程敏政通过细腻的笔触,表达了对孝陵及其主人的敬仰和对历史传承的感慨,展现了明代文人对国家和先贤的深深敬意。
我在江陵少年日,知有杨琼初唤出。
腰身瘦小歌圆紧,依约年应十六七。
去年十月过苏州,琼来拜问郎不识。
青衫玉貌何处去,安得红旗遮头白。
我语杨琼琼莫语,汝虽笑我我笑汝。
汝今无复小腰身,不似江陵时好女。
杨琼为我歌送酒,尔忆江陵县中否。
江陵王令骨为灰,车来嫁作尚书妇。
卢戡及第严涧在,其馀死者十八九。
我今贺尔亦自多,尔得老成余白首。
未勘银台契,先排浴殿关。
沃心因特召,承旨绝常班。
飐闪才人袖,呕鸦软举镮。
宫花低作帐,云从积成山。
密视枢机草,偷瞻咫尺颜。
恩垂天语近,对久漏声闲。
丹陛曾同立,金銮恨独攀。
笔无鸿业润,袍愧紫文殷。
河水通天上,瀛州接世间。
谪仙名籍在,何不重来还。
江春今日尽,程馆祖筵开。
我正南冠絷,君寻北路回。
谋身诚太拙,从宦苦无媒。
处困方明命,遭时不在才。
踰年长倚玉,连夜共衔杯。
涸溜沾濡沫,馀光照死灰。
行看鸿欲翥,敢惮酒相催。
拍逐飞觥绝,香随舞袖来。消梨抛五遍,娑葛?三台。
已许尊前倒,临风泪莫颓。
枕截文琼珠缀篇,野人酬赠壁州鞭。
用长时节君须策,泥醉风云我要眠。
歌眄彩霞临药灶,执陪仙仗引炉烟。
张骞却上知何日,随会归期在此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