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便莹滑如碑版,古来精纸惟闻茧。
杵成剡竹光凌乱,何用区区书素练。
细分浓淡可评墨,副以溪岩难乏砚。
世间此语谁复知,千里同风未相见。
书便莹滑如碑版,古来精纸惟闻茧。
杵成剡竹光凌乱,何用区区书素练。
细分浓淡可评墨,副以溪岩难乏砚。
世间此语谁复知,千里同风未相见。
这首诗是宋代薛绍彭的作品,他以米芾的越竹纸诗为灵感,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这种纸张的独特魅力。诗人首先赞美纸张质地如同碑版般光滑,强调其精致程度,仅限于用蚕丝制成,暗示其珍贵。接着描述造纸过程,提到剡竹捣碎后的纤维光泽杂乱,进一步突显其工艺精细。
诗人认为,这种纸张不仅适合书写,其浓淡层次分明,足以展现出墨色之美,而溪石磨砺的砚台更是相得益彰。然而,这样的赞誉在当时可能鲜有人知,因为千里之外的人们并未亲身体验过这种纸与砚的绝配。
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通过对越竹纸的赞美,表达了对传统工艺的敬仰以及对文化传承的感慨,体现了宋人对于艺术品格的追求。
灯光满九衢,弦筦待名姝。
羞嗔夫婿促,娇倩侍儿扶。
鬒浓耀宝饰,佩响按罗襦。
含颦疑有态,敛色看成都。
欲泣声先颤,将行步复须。
梁惊栖玳瑁,枕怯索珊瑚。
除钗劳屡唤,近帐费低呼。
情通呈脸晕,语涩静唇朱。
兰膏薰戺闼,香气郁流苏。
展转动金钏,绰约见冰肤。
使君今有妇,五马不踟蹰。
燕山日落悲风起,百尺高台留故址。
满地狐踪丘陇间,千金马骨荆榛里。
至今行客说燕昭,爱士高风久寂寥。
侵阶碧草空留色,翳土黄金已尽销。
我家定鼎都燕蓟,正是黄金台上地。
万里星槎上汉来,诸侯露冕朝天至。
台前贤士集如云,拄笏弹冠谒圣君。
阳气自生吹黍谷,英雄岂说乐将军。
屠君拥传辞闽海,自有高才轻郭隗。
休叹盐车上太行,何须吊古登寒垒。
至尊侧席正求才,太室明堂日日开。
白璧虞卿先拜赐,黄金宁用筑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