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名久已动长安,此日仍登上将坛。
投笔耻为秦博士,横戈今作汉材官。
常?一命酬知己,不爱千金赠所驩。
莫道书生无远略,东封函谷有泥丸。
诗名久已动长安,此日仍登上将坛。
投笔耻为秦博士,横戈今作汉材官。
常?一命酬知己,不爱千金赠所驩。
莫道书生无远略,东封函谷有泥丸。
这首诗《赠颜廷愉将军(其二)》由明代诗人徐熥所作,通过诗句展现了对颜廷愉将军的赞美与敬意。
首句“诗名久已动长安”,开篇即点出颜廷愉将军的名声在长安乃至更广的区域已经传扬开来,暗示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声望。接着,“此日仍登上将坛”一句,描绘了将军在今日再次站在高处,象征着他在军中的地位和成就。
“投笔耻为秦博士,横戈今作汉材官”两句,运用典故,表达了将军放弃文职,投身武事的决心与自豪感。这里“投笔”出自班超故事,比喻弃文从武;“横戈”则直接描述将军手持武器,准备上阵杀敌的形象。“耻为秦博士”强调了将军对文职的不屑,而“今作汉材官”则表明他以汉代的勇士自许,愿意为国家效力。
“常?一命酬知己,不爱千金赠所驩”两句,进一步展现将军的高尚情操和忠诚之心。他愿意用自己的一生去报答知遇之恩,而不是追求物质上的丰厚回报。这里的“一命”指官职,“所驩”则是指喜欢的人或事物,表达的是将军对于友情和忠诚的重视超过一切物质利益。
最后,“莫道书生无远略,东封函谷有泥丸”两句,是对将军的肯定和期待。诗人认为,不能仅凭将军出身于文职就低估他的战略眼光和军事才能。他相信,在将军的领导下,国家能够实现东封函谷的宏图大业,这不仅是对将军能力的认可,也是对未来国家强盛的展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颜廷愉将军的赞美,不仅展现了其个人的英勇与智慧,也寄托了诗人对于国家繁荣昌盛的美好愿景。
雪打篷舟离酒旗,华阳居士半酣归。
逍遥只恐逢云将,恬澹真应降月妃。
仙市鹿胎如锦嫩,阴宫燕肉似酥肥。
公车草合蒲轮坏,争不教他白日飞。
郑君得自然,虚白生心胸。
吸彼沆瀣精,凝为冰雪容。
大君贞元初,求贤致时雍。
蒲轮入翠微,迎下天台峰。
赤城别松乔,黄閤交夔龙。
俛仰受三命,从容辞九重。
出笼鹤翩翩,归林凤雍雍。
在火辨良玉,经霜识贞松。
新居寄楚山,山碧溪溶溶。
丹灶烧烟煴,黄精花丰茸。
蕙帐夜琴澹,桂尊春酒浓。
时人不到处,苔石无尘踪。
我今何为者,趋世身龙钟。
不向林壑访,无由朝市逢。
终当解尘缨,卜筑来相从。
微微西风生,稍稍东方明。
入秋神骨爽,琴晓丝桐清。
弹为古宫调,玉水寒泠泠。
自觉弦指下,不是寻常声。
须臾群动息,掩琴坐空庭。
直至日出后,犹得心和平。
惜哉意未已,不使崔君听。
吏满六百石,昔贤辄去之。
秩登二千石,今我方罢归。
我秩讶已多,我归惭已迟。
犹胜尘土下,终老无休期。
卧乞百日告,起吟五篇诗。
朝与府吏别,暮与州民辞。
去年到郡时,麦穗黄离离。
今年去郡日,稻花白霏霏。
为郡已周岁,半岁罹旱饥。
襦裤无一片,甘棠无一枝。
何乃老与幼,泣别尽沾衣。
下惭苏人泪,上愧刘君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