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绕临淮数十重,铁衣才子正从公。
军前草奏旄头下,城上封书箭?中。
围合只应闻晓雁,血腥何处避春风。
故人勋重金章贵,犹在江湖积剑功。
兵绕临淮数十重,铁衣才子正从公。
军前草奏旄头下,城上封书箭?中。
围合只应闻晓雁,血腥何处避春风。
故人勋重金章贵,犹在江湖积剑功。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战争的紧张气氛和战士们的英勇情怀。开篇“兵绕临淮数十重,铁衣才子正从公”两句,勾勒出战争的激烈与军队层层包围的景象。“铁衣才子”指的是年轻有为的将领,他们身着铁甲,在战场上奋不顾身地冲锋陷阵。"正从公"可能是指将领或统帅,表明战争的紧迫和战斗的重要性。
接着“军前草奏旄头下,城上封书箭?中”两句,则描绘了战场上的急促号角声和城墙之上的密信传递。"旄头"指的是古代用来装饰军旗的一种动物的尾巴,象征着战争与武力。"城上封书箭?中"则透露出情报的秘密传送和紧张的战斗状态。
“围合只应闻晓雁,血腥何处避春风”两句,则表达了战争所带来的残酷和无处遁形的悲凉。"晓雁"(早晨的雁)常用来比喻边塞战事或战争的氛围,而“血腥何处避春风”则是对战乱中无法逃离鲜血与死亡,连春天的美好也被战争所覆盖的哀叹。
最后,“故人勋重金章贵,犹在江湖积剑功”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旧友或英雄人物的怀念和赞赏。"勋重金章贵"可能是指曾经获得过皇帝授予的勋章或奖励,而"犹在江湖积剑功"则暗示这些英雄依然活跃在世,继续他们的武功修为。
整首诗通过对战争场面的生动描绘和对英勇将士的赞美,传达了诗人对边塞战事的关注以及对英雄人物的崇敬之情。
落叶如流人,迁徙不可收。
严霜枯百草,清此山下沟。
我行将涉之,脱屦笑复休。
怃然顾篮舆,崎岖反经丘。
天风吹我裳,彼亦难久留。
晚过柳下门,鸟声上嘲啾。
父老四五辈,向我如有求。
邀我酌白酒,酒酣语和柔。
指云此屋南,颇有良田畴。
劝我耕其中,庶结同社游。
吾母性慈险,此事诚易谋。
伯也久吏隐,可以吾无忧。
请归召家室,卖衣买肥牛。
所望上帝喜,祈谷常有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