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剪寒花小更垂。阿琼愁里弄妆迟。
东风烧烛夜深归。
落蕊半黏钗上燕,露黄斜映鬓边犀。
老夫无味已多时。
剪剪寒花小更垂。阿琼愁里弄妆迟。
东风烧烛夜深归。
落蕊半黏钗上燕,露黄斜映鬓边犀。
老夫无味已多时。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姜夔的《浣溪沙·其六》,描绘了一幅秋夜闺中女子的寂寞画面。"剪剪寒花小更垂",以剪刀轻轻修剪着寒花,暗示了女子在深夜独自打发时光,花儿凋零更显凄凉。"阿琼愁里弄妆迟",阿琼即女子自称,她在愁绪中慢悠悠地打扮,流露出内心的哀愁。"东风烧烛夜深归",东风吹动蜡烛,夜已深沉,女子似乎在等待着什么,但未明言。
"落蕊半黏钗上燕",花瓣落在钗头,连同燕子也仿佛被吸引,进一步渲染了孤寂的氛围。"露黄斜映鬓边犀",露水打湿了女子的鬓发,黄露与镶嵌的犀角饰品相映,更显出她的孤独和岁月的痕迹。最后,"老夫无味已多时",可能是女子对丈夫长久离家的感慨,表达了她对家庭团聚的渴望和生活的无趣。
整体来看,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情感的流转,展现了女子在秋夜中的孤独与期盼,以及对平淡生活的厌倦,具有浓厚的情感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