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日横江雨未晴,舣舟来作看山行。
海滨烟堠遥分帜,树杪风帆欲近城。
去国身轻随雁落,登高诗健逐潮生。
閒心愿托焦光隐,客里先抛第一盟。
十日横江雨未晴,舣舟来作看山行。
海滨烟堠遥分帜,树杪风帆欲近城。
去国身轻随雁落,登高诗健逐潮生。
閒心愿托焦光隐,客里先抛第一盟。
这首明代诗人程敏政的《游焦山》描绘了诗人十日连绵降雨后,乘船出行欣赏山水的场景。他泊舟后踏上旅程,远处海滨的烽火台(烟堠)若隐若现,如同旗帜般分立;树梢间飘动的风帆预示着船只接近城市。诗人远离都城,感觉身体轻盈如雁翱翔,登高望远,诗兴勃发,灵感如潮水般涌现。他在此闲暇时刻,希望能寄托心灵于宁静的焦山,暂时放下旅途中的第一个约定。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游历山水时的轻松愉悦和对自然的深深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