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世悠悠我此行,溪边委辔听溪声。
散材畏见搜林斧,疲马思闻卷旆钲。
细雨足时茶户喜,乱山深处长官清。
人间岐路知多少,试向桑田问耦耕。
身世悠悠我此行,溪边委辔听溪声。
散材畏见搜林斧,疲马思闻卷旆钲。
细雨足时茶户喜,乱山深处长官清。
人间岐路知多少,试向桑田问耦耕。
这是一首描绘旅途中的自然景观和内心感受的诗,通过对比和联想,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事无常、人生道路多舛的深刻感悟。
"身世悠悠我此行"一句直接抒发了诗人的心境,他在这漫长的人生旅途中独自前行。接下来的"溪边委辔听溪声"则描绘了一种宁静的画面,诗人放慢马匹,让它自由休息,同时自己也沉浸于溪水潺潺的声音之中。
"散材畏见搜林斧,疲马思闻卷旆钲"两句,则通过对比的手法,展现了自然界与人类活动的对照。"散材"指的是散落在森林中的树木碎片,而"畏见"则表达了一种敬畏之情,因为这些碎片可能会被搜集起来制成斧头;而疲惫的马匹听到了远处车轮的声音,感到一种安慰。
第三句"细雨足时茶户喜,乱山深处长官清"则描绘了一个细雨绵绵的景象,茶农们对此感到欣喜,因为细雨能够滋润他们的茶园;而在这片杂乱的山中,有一位清廉的官员,这里隐含了一种对理想人格的向往。
最后两句"人间岐路知多少,试向桑田问耦耕"则是诗人的感慨和疑问。岐路意指人生道路的选择多样,而桑田则是一种荒废的土地,这里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事物的变迁。诗人通过询问那些耕耘于桑田之中的人,表达了对生命意义和历史变迁的深刻探究。
总体而言,这首诗以其丰富的意象、细腻的情感和哲理的思考,展现了一种超越世俗纷争,追求内心宁静与精神自由的生活态度。
黯分袖。肠断去水流萍,住船系柳。吴宫娇月娆花,醉题恨倚,蛮江豆蔻。
吐春绣。笔底丽情多少,眼波眉岫。新园锁却愁阴,露黄漫委,寒香半亩。
还背垂虹秋去,四桥烟雨,一宵歌酒。犹忆翠微携壶,乌帽风骤。西湖到日,重见梅钿皱。谁家听、琵琶未了,朝骢嘶漏。印剖黄金籀。待来共凭,齐云话旧。莫唱朱樱口。生怕遣、楼前行云知后。泪鸿怨角,空教人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