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夜坐有感》
《夜坐有感》全文
宋 / 何梦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银汉无声玉漏沉,楼高风露入衣襟。

洞龙睡熟云归岫,枝鹊啼乾月满林。

瓮里故书前世梦,匣中孤剑少年心。

征鸿目断阑干角,吹尽参差到夜深。

(0)
注释
银汉:银河。
玉漏:古代计时器。
沉:沉寂。
楼高:高楼。
风露:清风和露水。
衣襟:衣服的边缘。
洞龙:神话中的龙。
睡熟:熟睡。
云归岫:云彩归回山峰。
枝鹊:树上的喜鹊。
月满林:月光洒满树林。
故书:旧书信。
前世梦:过去的梦想或回忆。
孤剑:孤独的剑。
少年心:少年的壮志。
征鸿:远行的大雁。
阑干角:栏杆的角落。
吹尽:吹散。
参差:形容笛声断断续续。
翻译
银河寂静滴漏声沉寂,高楼之上风露打湿衣襟。
洞中的龙已沉睡,云彩归回山峰,枝头喜鹊叫干了喉咙,月光洒满林间。
酒瓮里藏着旧日的梦想,剑匣中藏着少年的壮志。
远行的大雁视线尽头栏杆角,直到参差不齐的风笛声吹到深夜。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静谧的夜晚场景,通过对自然环境和个人情感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在夜坐时的心境。"银汉无声玉漏沉"一句,以天上的银河与地上的玉漏相比喻,表达了时间的静默流逝和夜晚的深沉。"楼高风露入衣襟"则描绘了诗人在高楼之上,感受着夜风带来的凉意和湿润。

接下来的"洞龙睡熟云归岫,枝鹊啼乾月满林"两句,通过对龙眠、云归山岫以及鸟儿啼食果实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宁静与生机并存的夜景。"瓮里故书前世梦"和"匣中孤剑少年心"则转向内省,诗人在古旧的瓮器中翻阅着往昔的书籍,回忆着过往的梦境;同时,又有孤独的剑放在匣中,象征着诗人的少年心事和孤寂。

最后两句"征鸿目断阑干角,吹尽参差到夜深"则写出了诗人在夜晚听到了远处大雁的叫声,目光所及之处是断裂的栏杆角落,同时,还有着夜风吹拂过参差不齐的树木,直至夜色更深。这些意象共同构筑了一个静谧而又有些许孤独和思念的夜晚氛围。

整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夜景的描绘和内心世界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在夜坐时的情感体验以及对于过往记忆的反思。

作者介绍
何梦桂

何梦桂
朝代:宋   籍贯:淳安

淳安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度宗咸淳中前后在世。咸淳元年,(公元一二六五年)进士,为太常博士,历监察御史官,大理寺卿。引疾去,筑室小酉源。元至元中,屡召不起,终于家。梦桂精于易,著有易衍及中庸,致用。 
猜你喜欢

台湾纪巡诗·其三

野田晴晓碧天空,地指扶桑东复东。

赤嵌城边云散彩,拓开海日一轮红。

(0)

木兰花歌

诗人赋物善言理,不似庭前格竹子。

当知多识即是学,废目任耳非为美。

我来蓬瀛大海东,探奇直欲穷苍穹。

周诹询度百不厌,肯教过眼烟云空。

采辑郡志二十卷,遗书掇拾行将遍。

犹惭臆断恐失真,订误考疑敢云倦。

贝多罗花诗已讹,琵琶形似终如何。

就中无实难伪托,佛经欲写空槎那。

因阅长庆忽顿悟,辛夷恍与木兰遇。

内白外紫状如莲,点点青杨虫食蠹。

昔人几度上芳舟,不识征帆逐远游。

今日模糊才认得,新翻乐府却风流。

(0)

仓庚得仓字

杏花作饭春常饱,柳絮为衾梦亦香。

墙角留人诗鼓吹,尊前劝客酒笙簧。

唤回暖气烟千树,说破天机雨一塘。

即此鸟声能动听,觉防巧舌有臧仓。

(0)

重游彰化

乐耕门外夕阳天,花木成畦景色妍。

出水虾蟆浮绿背,荷花满沼叶田田。

(0)

澎湖杂咏二十首和陈别驾廷宪·其六

投钱能向波中拾,三尺孩童水性知。

手把青蚨穿白浪,钱唐漫说弄潮儿。

(0)

望龟山

孤村寂历草堂閒,好友相从到此间。

笑摘园蔬供客饱,醉题诗草就君删。

家贫日见数峰在,地僻时看一鹤还。

更欲登高临绝顶,为携樽酒问龟山。

(0)
诗词分类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诗人
孟云卿 邓牧 叶清臣 廉希宪 杜仁杰 张子容 张佳胤 惠士奇 姚崇 柳中庸 吕夷简 李衡 李昂 刘琨 杨发 孔天胤 许兰 翁洮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