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因霜叶辞林去,的当山翁未觉秋。
北里酒钱烦屡索,南州诗债懒频酬。
欲歌金缕羞红粉,拟插黄花避白头。
底事登临好时节,等闲收拾许多愁。
不因霜叶辞林去,的当山翁未觉秋。
北里酒钱烦屡索,南州诗债懒频酬。
欲歌金缕羞红粉,拟插黄花避白头。
底事登临好时节,等闲收拾许多愁。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秦观的《秋兴九首(其九)拟白乐天》,通过对秋天景色的描绘和自我心境的抒发,展现出诗人独特的秋日情怀。首句“不因霜叶辞林去”,以霜叶不因秋至而离枝,象征着诗人坚韧不屈的人生态度,即使面临岁月更迭也不轻易改变。次句“的当山翁未觉秋”则暗示了诗人虽已察觉季节变化,但并未被秋意深深打动,保持着淡然的心态。
接下来的两句,“北里酒钱烦屡索,南州诗债懒频酬”,通过写诗人对酒债的疏懒态度,表达了他对尘世纷扰的厌倦和对创作的懈怠,反映出他内心的隐逸之情。诗人不愿过多地应酬俗务,更愿意沉浸在自己的诗词世界中。
“欲歌金缕羞红粉,拟插黄花避白头”这两句,通过“羞红粉”和“避白头”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于青春易逝、时光荏苒的感慨,以及对逃避衰老的无奈。他试图以歌喉和黄花来掩饰或延缓岁月的痕迹。
最后,诗人以“底事登临好时节,等闲收拾许多愁”作结,揭示出尽管秋天景色宜人,登高望远却唤起了他诸多的愁绪。这愁并非单纯的悲秋,而是包含了对人生无常、世事变迁的深沉思考。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秋景为引,寓情于景,展现了秦观在面对生活琐事与岁月流逝时的复杂情感,既有豁达又有感伤,体现了他独特的艺术风格。
世禄人家俭素风,庄前常产十馀弓。
乌犍散出林塘畔,白鸟群飞烟雨中。
附郭料无三里远,为邻何止八家同。
多情食力如徐稚,有训遗安似德公。
万点秀峰秦洛界,一渠流水渭河通。
临餐日日知农苦,忧国时时愿岁丰。
随柳傍花春早晚,瞻蒲望杏墅西东。
儿孙来往壶觞便,宾祭从容礼数崇。
载满几车曾自祝,笑分三白是谁功。
阿衡相业从莘野,正好趋庭问乃翁。
闭户无端鬓亦丝,寻梅有梦觉方知。
懒挥尘案书高积,喜展风帘鸟下窥。
两月春阴愁共结,百年身世老难支。
微酣坐睡似入定,久卧拜官如出师。
弘景画牛心独远,龟蒙养鸭性还痴。
且便东郭田常稔,肯使北山文更移。
乡味已甘菰米饭,旧游空忆草塘诗。
从渠冷暖过还定,自我悲欢往可推。
独鹤于人亦何有,閒庭阔步镇相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