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禄人家俭素风,庄前常产十馀弓。
乌犍散出林塘畔,白鸟群飞烟雨中。
附郭料无三里远,为邻何止八家同。
多情食力如徐稚,有训遗安似德公。
万点秀峰秦洛界,一渠流水渭河通。
临餐日日知农苦,忧国时时愿岁丰。
随柳傍花春早晚,瞻蒲望杏墅西东。
儿孙来往壶觞便,宾祭从容礼数崇。
载满几车曾自祝,笑分三白是谁功。
阿衡相业从莘野,正好趋庭问乃翁。
世禄人家俭素风,庄前常产十馀弓。
乌犍散出林塘畔,白鸟群飞烟雨中。
附郭料无三里远,为邻何止八家同。
多情食力如徐稚,有训遗安似德公。
万点秀峰秦洛界,一渠流水渭河通。
临餐日日知农苦,忧国时时愿岁丰。
随柳傍花春早晚,瞻蒲望杏墅西东。
儿孙来往壶觞便,宾祭从容礼数崇。
载满几车曾自祝,笑分三白是谁功。
阿衡相业从莘野,正好趋庭问乃翁。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世禄人家的田园生活,充满了自然与和谐之美。开篇“世禄人家俭素风”,点明了家族的背景和生活方式的简朴。接着“庄前常产十馀弓”描绘了庄园的广阔与富饶,“乌犍散出林塘畔,白鸟群飞烟雨中”则通过生动的场景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宁静。
“附郭料无三里远,为邻何止八家同”表现了邻里之间的和睦与亲近,“多情食力如徐稚,有训遗安似德公”赞扬了主人的品德与智慧。接下来的“万点秀峰秦洛界,一渠流水渭河通”描绘了壮丽的山川与流畅的水流,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宏伟与美丽。
“临餐日日知农苦,忧国时时愿岁丰”体现了主人对农民生活的体恤以及对国家繁荣的期盼。“随柳傍花春早晚,瞻蒲望杏墅西东”描绘了四季更迭中的田园风光,充满了生活的诗意。“儿孙来往壶觞便,宾祭从容礼数崇”展示了家庭的温馨与礼仪的庄重。
最后“载满几车曾自祝,笑分三白是谁功”表达了对丰收的喜悦与对祖先功德的敬仰。“阿衡相业从莘野,正好趋庭问乃翁”则寄托了对家族传统的传承与对长辈智慧的尊重。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田园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明代士大夫阶层的生活情趣、道德修养以及对自然、社会、家庭的深刻理解,具有浓郁的文化气息和人文关怀。
雨过湖边秋思多,怅无轻樴傲渔蓑。
向来梦境今安在,名与青山保不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