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丞笔通妙,阮籍思玄虚。
独画来东平,倒冠醉乘驴。
力顽不肯进,俛首耳前驱。
一人牵且顾,一士旁挟扶。
捉鞍举双足,闭目忘穷途。
想像得风度,纤悉古衣裾。
玉骨化为土,丹青终不渝。
而今几百岁,乃有胡公疏。
买石遂留刻,渍墨许传模。
白黑就髣髴,毫芒辨精粗。
千古畜深意,终朝悬座隅。
谁谓盈尺纸,不惭云雾图。
右丞笔通妙,阮籍思玄虚。
独画来东平,倒冠醉乘驴。
力顽不肯进,俛首耳前驱。
一人牵且顾,一士旁挟扶。
捉鞍举双足,闭目忘穷途。
想像得风度,纤悉古衣裾。
玉骨化为土,丹青终不渝。
而今几百岁,乃有胡公疏。
买石遂留刻,渍墨许传模。
白黑就髣髴,毫芒辨精粗。
千古畜深意,终朝悬座隅。
谁谓盈尺纸,不惭云雾图。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对唐代画家王右丞(王维)所绘《阮步兵醉图》的赞美之作。诗人首先称赞王右丞的绘画技艺高超,将阮籍的玄虚之思通过画笔生动展现。接着描绘了画面中阮籍的形象:他独自骑着驴,倒戴帽子,醉态可掬,表现出他的率真和不拘小节。王右丞的画作虽力透纸背,但阮籍却仿佛不愿向前迈进,低头任人牵引。
诗人细致入微地描绘了画面的细节,如阮籍抓着马鞍、闭眼沉浸于醉境中的样子,以及他身上的古朴衣衫。尽管阮籍本人已逝,但画作中的形象却如玉骨般永恒,丹青色彩永不褪色。诗人感叹这幅画历经数百年的时光,仍能保留胡公(可能指王右丞)的疏放风格。
梅尧臣赞赏这幅画作,不仅因为其艺术价值,还因为它蕴含深远的意境,整日挂在座位一隅,仿佛云雾缭绕的壮丽图景。他认为即使是尺寸有限的纸张,也能展现出无尽的艺术魅力,令人赞叹不已。
雕龙雏老师,块坐司莩灰。
东皇驾青车,先动一信来。
咸池洗日光,拥出扶桑台。
从前幽谷根,细甲亦以开。
百嘉各分荣,差遍岭头梅。
玉壶花箙迟,舒景讵可催。
河水澌液流,暖意何限回。
要见物化工,无处求枯摧。
晴晖最浩荡,气律浃九垓。
慈母融和心,抚弄从提孩。
明眸照封胡,笑齿发老莱。
君求赋春晖,世岂无邹枚。
孝报日益丰,但先植三槐。
共愁明月照空杯,莫逐时人溺死灰。
百日酒随山客尽,一年春逐海棠回。
门无辙迹草自长,燕不世情贫肯来。
豆饭芋羹容易继,明朝花落不重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