筠舆百曲篆溪湾,润麦催花小雨悭。
鶗鴃弄声知境静,鞦韆垂影见春閒。
一生瘦骨几随鹤,万事无心却爱山。
为濯小槽收重碧,扫除东阁待翁还。
筠舆百曲篆溪湾,润麦催花小雨悭。
鶗鴃弄声知境静,鞦韆垂影见春閒。
一生瘦骨几随鹤,万事无心却爱山。
为濯小槽收重碧,扫除东阁待翁还。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行者在春日游历山水之景的画面。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捕捉自然之美,并融入个人情感与哲思。
"筠舆百曲篆溪湾"中,“筠舆”指的是竹制的小船,而“篆溪湾”则形容溪水弯曲如篆。这里诗人运用了动人的意象,将读者带入一个生机勃勃的春日山谷。
"润麦催花小雨悭"一句,以轻柔细致的语言描绘小雨滋润大地,促进麦子成长和花朵绽放。这里的小雨不仅是自然景象的写实,更隐含了生机与希望。
"鶗鴃弄声知境静"一句,则通过对鸟鸣声的描写,传达出一种深幽静谧的氛围,诗人似乎在告诉我们,在这宁静的环境中,可以聆听到自然界最柔和的声音。
"鞦韆垂影见春閒"中,“鞦韆”指的是长满了花草的小径,而“垂影”则是树木投下的阴影。这里诗人用景物描写,展现出春天的美丽与生机,同时也隐喻了一种闲适自得的情怀。
"一生瘦骨几随鹤"表达了诗人对高洁生活态度的向往,而“万事无心却爱山”则流露出一种超脱尘世,归于自然的心境。诗人的内心世界充满了对山水的热爱与赞美。
"为濯小槽收重碧"和"扫除东阁待翁还"两句,则描绘了一种准备迎接或送别某位长者(翁)的场景。这里诗人通过具体行为,展现了对尊长的礼节之美,以及一种期待与等待的情感。
整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艺术才华,更重要的是,它传递了一种超越物质追求,对自然和生命本真状态的深刻体悟。
春花悦时人,赏玩纷仆仆。
南园一夜风,地上红盈掬。
我似鹿皮翁,秖爱晚秋菊。
团团绿玉丛,移趁烟雨斸。
愿言早芬敷,重阳日已促。
煌煌想金葩,况此风露足。
岂止插满头,服之明两目。
滋养溉清泉,围护编翠竹。
多开万铃奇,勿变桃花俗。
酒熟落帽天,不作牛山曲。
我是蓬莱山上客,为管春风归不得。
今年更是春来迟,江南未寄梅花枝。
探春童子青霞衣,时时去上青云梯。
春风消息苦不远,瑶台瑶水冰霜浅。
蟠桃花在海东边,此花不烦春一点。
东风日夜来人间,到时先催草根软。
大都红紫心先动,小桃先觉枝头重。
更有纤纤杨柳枝,路傍先得行人弄。
诗翁自爱蟠桃花,鸾鹤不在无云车。
城南夜半无酒家,和冰和雪吞月华。
有客笑中携剑去,偷得银瓶与肥羜。
诗公两眼看浮云,为管春风不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