弃官江上肯归耕,几亩城中喜自营。
结宇故栽芳树满,看山不断白云生。
身裁鹤氅称居士,家本龙门远俗情。
为扫落花名蒋径,春来吾忝众宾行。
弃官江上肯归耕,几亩城中喜自营。
结宇故栽芳树满,看山不断白云生。
身裁鹤氅称居士,家本龙门远俗情。
为扫落花名蒋径,春来吾忝众宾行。
这首明代诗人李舜臣的《春日饮顾东桥园时蒋子云方伯同坐》描绘了一幅文人归隐田园的生活画面。首句“弃官江上肯归耕”,表达了主人公从官场退隐,回归自然的决心。次句“几亩城中喜自营”,写他对在城市中拥有几亩田地,亲自经营的喜悦之情。
第三句“结宇故栽芳树满”,描述他在园林中建造房屋,四周种满了芬芳的树木,营造出宁静而美丽的环境。第四句“看山不断白云生”,进一步渲染了山水之间的诗意,暗示着生活的闲适与超脱。
第五句“身裁鹤氅称居士”,诗人自比为身披鹤氅的居士,形象地体现了他的高洁品性和淡泊名利的态度。第六句“家本龙门远俗情”,提到他出身名门,但选择远离尘世,流露出对世俗的疏离感。
最后一句“为扫落花名蒋径,春来吾忝众宾行”,表达了诗人邀请朋友一同欣赏春景,清扫落花,享受这份宁静与和谐,体现了主人的热情好客和对自然的热爱。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主人公从官场退出后,过着简朴而雅致的田园生活,以及与友人共享春光的乐趣,体现了明代文人士大夫的隐逸情怀。
官历行将尽,村醪强自倾。
厌寒思暖律,畏老惜残更。
岁月已如此,寇戎犹未平。
儿童不谙事,歌吹待天明。
寒光垂静夜,皓彩满重城。
万国尽分照,谁家无此明。
古槐疏影薄,仙桂动秋声。
独有长门里,蛾眉对晓晴。
野寺根石壁,诸龛遍崔嵬。
前佛不复辨,百身一莓苔。
虽有古殿存,世尊亦尘埃。
如闻龙象泣,足令信者哀。
使君骑紫马,捧拥从西来。
树羽静千里,临江久裴回。
山僧衣蓝缕,告诉栋梁摧。
公为顾宾徒,咄嗟檀施开。
吾知多罗树,却倚莲华台。
诸天必欢喜,鬼物无嫌猜。
以兹抚士卒,孰曰非周才。
穷子失净处,高人忧祸胎。
岁晏风破肉,荒林寒可回。
思量入道苦,自哂同婴孩。
更欲投何处,飘然去此都。
形骸元土木,舟楫复江湖。
社稷缠妖气,干戈送老儒。
百年同弃物,万国尽穷途。
雨洗平沙静,天衔阔岸纡。
鸣螀随泛梗,别燕赴秋菰。
栖托难高卧,饥寒迫向隅。
寂寥相喣沫,浩荡报恩珠。
溟涨鲸波动,衡阳雁影徂。
南征问悬榻,东逝想乘桴。
滥窃商歌听,时忧卞泣诛。
经过忆郑驿,斟酌旅情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