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宿诚禅师山房题赠二首·其二》
《宿诚禅师山房题赠二首·其二》全文
唐 / 刘禹锡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不出孤峰上,人间四十秋。

视身如传舍,阅世似东流。

法为因缘立,心从次第修。

中宵问真偈,有住是吾忧。

(0)
注释
孤峰:高耸的山峰。
人间四十秋:指四十年的光阴。
视身:看待自己的生命。
传舍:古代供行人休息的驿站。
阅世:经历世间。
法:佛法。
因缘:佛教中的因果关系。
心:心灵。
次第:依次序、逐步。
中宵:半夜。
真偈:真实的教诲或经文。
有住:执着于某个状态。
吾忧:我的忧虑。
翻译
我未曾离开过这孤高的山峰,人间已经过去了四十个春秋。
看待自己的生命如同驿站,经历世间就像东逝的流水。
佛法建立在因果关系之上,心灵则按部就班地修炼。
深夜里询问真实的教诲,执着于停留是我忧虑之事。
鉴赏

这首诗是一位名叫刘禹锡的诗人在唐朝所作,属于中国古典诗词中的山房题赠类别。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佛法修行的理解与体悟,以及对世事无常的人生感慨。

“不出孤峰上,人间四十秋。”这两句描绘了诗人隐居于深山之中的生活状态,并通过“四十秋”来暗示时间的流逝和岁月的变迁。

“视身如传舍,阅世似东流。”这里,诗人将自己的身体比喻为旅途中临时的住所,表明对肉体的超脱态度;同时,将世事比作不断向前的东流之水,表现了对尘世无常变化的观察与感受。

“法为因缘立,心从次第修。”这两句则是诗人对于佛法实践的理解。佛法之所以建立,是因为它基于万物相互依存的因缘关系,而心灵的修炼,则需要按部就班,逐渐深入。

“中宵问真偈,有住是吾忧。”在夜深人静的时候,诗人思考着关于佛法真谛的问题,但同时,也担心自己的内心是否有所停留或执著,这种执念成为了他的忧虑。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绘和对佛理的探讨,表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境界的生活态度和心路历程。

作者介绍

刘禹锡
朝代:宋

猜你喜欢

韩干三马

老马侧立鬃尾垂,御者高拱持青丝。

心知后马有争意,两耳微起如立锥。

中马直视翘右足,眼光未动心先驰。

仆夫旋作奔佚想,右手正控黄金羁。

雄姿骏发最后马,回身奋鬣真权奇。

圉人顿辔屹山立,未听决骤争雄雌。

物生先后亦偶尔,有心何者能忘之。

画师韩干岂知道,画马不独画马皮。

画出三马腹中事,似欲讥世人莫知。

伯时一见笑不语,告我韩干非画师。

(0)

书郭熙横卷

凤阁鸾台十二屏,屏上郭熙题姓名。

崩崖断壑人不到,枯松野葛相攲倾。

黄散给舍多肉食,食罢起爱飞泉清。

皆言古人不复见,不知北门待诏白发垂冠缨。

袖中短轴才半幅,惨澹百里山川横。

岩头古寺拥云木,沙尾渔舟浮晚晴。

遥山可见不知处,落霞断雁俱微明。

十年江海兴不浅,满帆风雨通宵行。

投篙椓杙便止宿,买鱼沽酒相逢迎。

归来朝中亦何有,包裹观阙围重城。

日高困睡心有适,梦中时作东南征。

眼前欲拟要真物,拂拭束绢付与汾阳生。

(0)

蚕麦二首·其二

三界人家多鲜福,一时蚕麦得难兼。

锄耰已愧非吾力,汤火尤惊取不廉。

贵客争誇火浣布,贫家粗有水精盐。

薄衫冷面消长夏,扪腹当知百不堪。

(0)

闻李帅逐寇复州治

西南佳气清如水,一骑星驰传好语。

陇西将军天下奇,夜半杀贼收城池。

我城周遭闯贼垒,将军飞入储胥里。

城中妖血渺长衢,帐底渠魁睡犹美。

将军掩袭信有功,人物自是南州雄。

惜哉士卒多苦暴,弱肉强食鸱鸮同。

君不见往昔经过清我野,老稚逢之无脱者。

至今妇女堕戎行,闾里萧条泣鳏寡。

呜呼贼退将军留,老夫忧虞犹未休。

(0)

读后魏《贺狄干传》

羊犬争雄宇内残,文风犹自到长安。

当时枉被诗书误,惟有鲜卑贺狄干。

(0)

赠陈守道

一气混沦生复生,有形有心即有情。

共见利欲饮食事,各有爪牙头角争。

争时怒发霹雳火,险处直在嵌岩坑。

人伪相加有馀怨,天真丧尽无纯诚。

徒自取先用极力,谁知所得皆空名。

少微处士松柏寒,蓬莱真人冰玉清。

山是心兮海为腹,阳为神兮阴为精。

渴饮灵泉水,饥食玉树枝。

白虎化坎青龙离,锁禁奼女关婴儿。

楼台十二红玻璃,木公金母相东西。

纯铅真汞星光辉,乌升兔降无年期。

停颜却老只如此,哀哉世人迷不迷。

(0)
诗词分类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诗人
胡奎 卢龙云 曹家达 彭汝砺 释德洪 邵宝 释函是 吴与弼 陆深 释函可 黎民表 朱诚泳 李之世 项安世 林光 佘翔 释居简 于慎行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