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冬至紫蒙馆书事》
《和冬至紫蒙馆书事》全文
宋 / 苏颂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泰畤迎长日,殊方展庆杯。

关山厌沙碛,星斗望昭回。

月共寒更永,风随协气来。

欲知王历正,候律应孳荄。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dōngzhìméngguǎnshūshì
sòng / sòng

tàichóuyíngchángshūfāngzhǎnqìngbēi

guānshānyànshāxīngdòuwàngzhāohuí

yuègònghángèngyǒngfēngsuíxiélái

zhīwángzhènghòuyìnggāi

注释
泰畤:古代祭祀天地的场所。
长日:漫长的白天或太阳运行至一年中最长的一天。
殊方:远方。
沙碛:沙漠。
星斗:星星。
昭回:明亮的天空,这里指太阳。
寒更:寒冷的夜晚。
协气:和谐的气候,指节气。
王历:帝王的历法,指天时。
候律:观察物候以定时节。
孳荄:植物萌芽,象征季节变化。
翻译
泰畤祭祀迎接长日照耀,远方的人们举杯共庆佳节。
穿越关山,厌倦了沙漠,仰望星空期待着光明的回归。
寒冷的夜晚,月亮与漫长更替同步,清风吹拂,顺应时节而来。
要了解王道的正当,只需观察季节的变化,万物生长的迹象就是天时的象征。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苏颂在冬至时节所作,描绘了庆祝长日照临的场景。"泰畤迎长日"表达了对冬至这一重要节气的迎接,"殊方展庆杯"则展现了各地共同欢庆的热闹气氛。"关山厌沙碛"暗示了旅途的艰辛,但诗人并未被阻碍,反而期待着星辰指引的昭回之路。"月共寒更永"描绘了冬夜的漫长与清冷,而"风随协气来"则寓含了季节更替的和谐气息。

"欲知王历正"表达了对历法精准度的确认,"候律应孳荄"则通过观察自然现象来验证时令的变化。整首诗以冬至为背景,既体现了节日的喜庆,又融入了诗人对天文气象的科学兴趣,展现了宋代文人既注重传统节日又关注自然规律的知识分子形象。

作者介绍
苏颂

苏颂
朝代:宋

(1020—1101)泉州同安人,徙居丹阳,字子容。苏绅子。仁宗庆历二年进士。知江宁。皇祐五年召试馆阁校勘,同知太常礼院。迁集贤校理,编定书籍。英宗即位,为度支判官。神宗立,擢知制诰,知审刑院,因奏李定拜官不合章法,落知制诰,出知婺州。元丰初,权知开封府,改沧州。奉旨编纂《鲁卫信录》。哲宗元祐初,除吏部尚书兼侍读,以邃于律历提举研制新浑仪。元祐七年拜右仆射兼中书侍郎,为相务使百官守法遵职,量能授任。后罢知扬州,徙河南。绍圣末致仕。有《苏魏公集》、《新仪象法要》、《本草图经》。
猜你喜欢

白菊六首·其三

莫惜西风又起来,犹能婀娜傍池台。

不辞暂被霜寒挫,舞袖招香即却回。

(0)

沧浪峡

山下水声深,水边山色聚。

月照秋自清,花名春不去。

似非人间境,又近红尘路。

乍入洞中天,更移云外步。

我殊惺惺者,犹得沧浪趣。

可以濯吾缨,斯言诚所慕。

(0)

登封大酺歌四首·其四

千年圣主应昌期,万国淳风王化基。

请比上古无为代,何如今日太平时。

(0)

望九华山

九华深翠落轩楹,迥眺澄江气象明。

不遇阴霾孤岫隐,正当寒日众峰呈。

坐观风雪销烦思,惜别烟岚驻晓行。

得路归山期早诀,夜来潜已告精诚。

(0)

奉和户曹叔夏夜寓直寄呈同曹诸公并见示

敛板捧清词,恭闻侍直时。

暮尘归众骑,邃宇舍诸司。

华月先灯至,清风与簟随。

乱萤光熠熠,行树影离离。

龙卧人宁识,鹏抟鴳岂知。

便因当五夜,敢望竹林期。

(0)

观袁修侍郎涨新池

引水香山近,穿云复绕林。

才闻篱外响,已觉石边深。

满处侵苔色,澄来见柳阴。

微风月明夜,知有五湖心。

(0)
诗词分类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诗人
邯郸淳 苏蕙 陈璧 缪彤 宇文融 贾黄中 蒋恭棐 黄虞稷 梁克家 陈居仁 王自中 崔莺莺 林升 张祎 杨虞卿 陈善 宋若昭 陈汝咸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