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望九华山》
《望九华山》全文
唐 / 卢嗣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九华深翠落轩楹,迥眺澄江气象明。

不遇阴霾孤岫隐,正当寒日众峰呈。

坐观风雪销烦思,惜别烟岚驻晓行。

得路归山期早诀,夜来潜已告精诚。

(0)
注释
九华:指九华山,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
轩楹:指房屋的门窗,这里代指居所。
迥眺:远远地眺望。
澄江:清澈的江水。
气象明:景色明亮。
阴霾:阴天,有雾霾。
孤岫:孤立的山峰。
寒日:寒冷的太阳。
众峰:众多的山峰。
坐观:坐着观看。
风雪:风雪,象征困难或困扰。
销烦思:消除烦恼思绪。
惜别:依依不舍地告别。
烟岚:山中的雾气。
驻晓行:使早晨的行程停留,意为因美景而驻足。
得路归山:找到归隐之路。
期早诀:期望早日做决定。
夜来:昨夜。
潜已:暗暗地,已经。
告精诚:向神灵表达内心的真诚祈愿。
翻译
九华山深深的翠绿映入轩窗,远望澄清的江面景色明丽。
若非遇到阴霾天气,孤独的山峰便会显现,恰逢寒冷的日头群峰尽显。
静坐观赏风雪消解烦恼思绪,离别时烟雾与山岚滞留了清晨的行程。
期待早日归隐山林,昨夜心中已默默地许下决心。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的自然风光图,意境深远。"九华深翠落轩楹"一句,以九华山之名起兴,设定了一个宏伟壮观的场景,"轩楹"则让人联想到山势如同宫殿的雄伟。接下来的"迥眺澄江气象明"继续展开了这种意境,"迥眺"形容远望之美,而"澄江气象明"则透露出诗人对清净江水与山间相映成趣的欣赏。

中间两句"不遇阴霾孤岫隐,正当寒日众峰呈"表达了诗人希望在晴朗的天气里饱览山色,不愿因为阴霾而错过这份美丽。而"坐观风雪销烦思,惜别烟岚驻晓行"则是对内心世界的描绘。诗人坐在自然之中,感受着风和雪洗净了烦恼的心思,同时也感到离别时那轻薄如烟的山岚令人留恋,不忍心在清晨即告别离。

末两句"得路归山期早诀,夜来潜已告精诚"则流露出诗人对归隐山林生活的向往和决心。"得路"意味着找到了回归自然、回归真我的道路,而"归山期早诀"则表达了诗人的迫切愿望。最后两字"夜来潜已告精诚",显示了诗人在夜晚已经秘密地表达了自己的决心和忠诚之心。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传递出诗人对于远离尘世、归隐山林的深切向往,以及对纯净内心世界的追求。

作者介绍

卢嗣立
朝代:唐

生卒年不详。字敏绍,池州秋浦(今安徽池州)人。杜牧为池州刺史时,器重嗣立,举之于朝,乃于武宗会昌五年(845)登进士第。事迹见《唐诗纪事》卷六六。《全唐诗》存诗1首。
猜你喜欢

中秋前一夕会饮西楼

月明何处宴良宵,佛国楼台倚泬寥。

砧杵远村闻捣练,绮罗深院度吹箫。

银河接地繁星隐,玉气横空瘴雾消。

影转回阑夜方半,天风忽送海门潮。

(0)

立春日

早起城中击土牛,顷闻屋角语春鸠。

人言水旱患无雪,我道阴晴知有秋。

经雨麦苗穿土绿,含风沙水带冰流。

白头渐减青春兴,若谓看花尚未休。

(0)

出门

扶杖出门行路难,雨深泥淖几时乾。

空肠藜藿三年歉,病骨衣裳六月寒。

天子又闻颁凤诏,野人何敢负渔竿。

故园桃李俱消歇,欲就邻家借竹看。

(0)

武原杂题八首·其五碧云寺

塔影萧萧夕照间,碧云黄叶满秋山。

空堂夜冷无灯火,惟有残僧乞米还。

(0)

顾玉山客嘉兴春晖楼前木芍药盛开因诵张平昌所和令狐祖公别牡丹诗曰平章宅里一阑花临到开时不在家莫道两京成远别春明门外即天涯因次韵别赋五首同寄·其四

三九清斋修洞房,小楼午夜礼虚皇。

殷勤金碗收花露,留待研朱校玉章。

(0)

西郊草堂对酒口占

一点飞花落酒杯,大江如带草堂开。

尊前怪底天香满,人在瑶台月下来。

(0)
诗词分类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诗人
岳正 卢宁 史承谦 葛绍体 许棐 马臻 常纪 储巏 梁宪 朱浙 袁绶 贡师泰 郭辅畿 王镃 何振岱 周是修 仲并 李时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