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下水声深,水边山色聚。
月照秋自清,花名春不去。
似非人间境,又近红尘路。
乍入洞中天,更移云外步。
我殊惺惺者,犹得沧浪趣。
可以濯吾缨,斯言诚所慕。
山下水声深,水边山色聚。
月照秋自清,花名春不去。
似非人间境,又近红尘路。
乍入洞中天,更移云外步。
我殊惺惺者,犹得沧浪趣。
可以濯吾缨,斯言诚所慕。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山水之间的幽深境界,开篇“山下水声深,水边山色聚”两句,通过对比鲜明的景象,展现了自然界的静谧与和谐。接下来,“月照秋自清,花名春不去”进一步渲染了季节更迭中的永恒之美。
诗人在此环境中感受到一种超脱尘世而又不远离人间的奇妙感觉,表达为“似非人间境, 又近红尘路”。紧接着,“乍入洞中天,更移云外步”则是诗人进一步探索自然之美的行动,似乎进入了一个更为深邃的空间。
“我殊惺惺者,犹得沧浪趣”表达了诗人的独特情怀,即便在孤独中也能从沧浪的流水声中获得乐趣。最后,“可以濯吾缨,斯言诚所慕”则是诗人对这份清洁自然之美的向往,希望自己的心灵也能被洗涤得如此澄明。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山水景色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大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向往,以及在这种环境中所获得的心灵净化与满足。
皇考终谏议,归根附初垄。
遥阙眷徂贞,崇冈被嘉宠。
迩天壁若挂,擢地木云拱。
吁嗟三十载,陵谷皆颓覂。
防墓罢筑室,信陵谁守冢。
殁德讵能朽,生遁苦不巩。
霜露凄以零,岁时罕一踵。
松柏摧为薪,荆榛何蘙蓊。
封堂悯今俭,飞土钦古勇。
方洒黄垆泣,畴将昊苍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