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罢郡姑苏北归渡杨子津·其二》
《罢郡姑苏北归渡杨子津·其二》全文
唐 / 刘禹锡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故国荒台在,前临震泽波。

绮罗随世尽,麋鹿古时多。

筑用金锤力,摧因石鼠窠。

昔年雕辇路,唯有采樵歌。

(0)
注释
故国:过去的国家。
荒台:废弃的台阁。
震泽:古代对太湖的称呼。
波:波浪。
绮罗:华丽的丝织品。
尽:消失。
麋鹿:一种大型哺乳动物,古人常以其象征隐逸或祥瑞。
古时:古代。
筑:建造。
金锤:用金子装饰的锤子,象征贵重。
力:力量。
摧:摧毁。
石鼠:指老鼠或其他啮齿动物。
窠:巢穴。
昔年:过去。
雕辇:雕刻装饰的车驾,代指皇家出行。
路:道路。
采樵歌:砍柴人的歌谣。
翻译
古老的国家废墟依然存在,前方是太湖的波涛汹涌。
华丽的衣物随着时代消逝,古时的麋鹿却常见。
宫殿的建设曾耗尽黄金之力,如今却被石鼠的巢穴所摧毁。
昔日皇家车队的道路,如今只剩下樵夫的歌声。
鉴赏

诗人以沉郁的笔触描绘了一幅荒凉古台之景。"故国荒台在,前临震泽波",表达了对过往繁华已逝、现今仅剩荒凉遗迹的无尽感慨。"绮罗随世尽,麋鹿古时多"一句,则通过对比过去与现在的不同,凸显出时光易逝、物是人非的历史沧桑。

"筑用金锤力,摧因石鼠窠"这两句诗,展示了古台的宏伟与坚固,同时也透露出岁月的侵蚀和自然力的无情。"昔年雕辇路,唯有采樵歌"则让人感受到往日车马喧嚣、繁华盛世已成过眼云烟,现在只剩下偶尔传来的樵夫之声,营造出一幅历历在目、哀伤苍凉的画面。

整首诗通过对故国古台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对于逝去时光和历史变迁的深切感慨,以及对个人命运与国家兴衰无常的沉思。

作者介绍

刘禹锡
朝代:宋

猜你喜欢

咏西螺柑

人烟寒处点秋光,火齐星星艳夕阳。

材足抗衡唯佛手,妙能分润到诗肠。

饶金便觉无酸态,怀玉端宜作冷香。

莫羡洞庭千万树,西螺洲畔摘轻霜。

(0)

台湾纪巡诗·其四十三

仄径纡通斗六门,山牛遥触压荒村。

画开地险须重障,竹脚寮边戍卒屯。

(0)

铁车路

声轰轰,如霆雷,火炫炫,如流电。

双轮日驭速催行,回头千里忽不见。

抵掌欲笑夸父迟,轮台一日周围遍。

西人逞巧亦良危,颠踬往往艰一线。

我道带砺在河山,缒幽凿险山河变。

自古众志方成城,不闻铁车与敌战。

又况劳民复伤财,民穷财尽滋内患。

台湾千里如金瓯,浑沌凿死山灵颤。

有潦有流间其间,不能飞渡复中断。

借问铁路何时成,请待天炉为炽炭。

(0)

登鹿耳门远眺

孤悬一岛水中央,极目烟波万顷长。

沙外数条将断线,云间几幅未归航。

(0)

四时闺思·其三

永夜深秋冷绣帏,不堪检点旧寒衣。

铜壶滴尽霜钟响,惆怅金风又告归。

(0)

晓镜四吟有记

鼓峰胜迹未曾非,奇绝灵岩世外希。

一自闹禅随喝去,至今流水尚忘归。

道经有得空生化,法到无边静入微。

我辈欲知当日事,仙床石上是真机。

(0)
诗词分类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诗人
刘迎 金农 黄姬水 贺双卿 黄宗羲 欧阳建 刘言史 李濂 洪秀全 梁佩兰 许衡 李渊 高明 蔡清 陆釴 殷尧藩 梁同书 周敦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