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台湾纪巡诗·其四十三》
《台湾纪巡诗·其四十三》全文
清 / 夏之芳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元]韵

仄径纡通斗六门,山牛遥触压荒村。

画开地险须重障,竹脚寮边戍卒屯。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台湾巡行时所见的景象,充满了浓厚的边疆氛围与地理特征。

首句“仄径纡通斗六门”,以“仄径”形容道路狭窄且曲折,暗示了前往目的地的艰难与遥远。“纡”字则强调了路径的蜿蜒曲折,而“斗六门”则是台湾地区的一个地名,此处可能象征着通往边疆的门户,整体营造出一种深入边陲的意境。

次句“山牛遥触压荒村”,通过“山牛”的形象,展现了台湾山区的自然风貌。远处的山牛不经意间触动了荒凉的村落,既生动又富有画面感,同时也暗示了人烟稀少、环境荒凉的边疆特色。

第三句“画开地险须重障”,运用了“画开”这一拟人化的手法,将现实中的地理险峻比作画卷展开,强调了地形的复杂与险要。同时,“重障”二字形象地描绘了为了防御或保护而设置的重重障碍,体现了边疆地区的军事战略考量和安全意识。

最后一句“竹脚寮边戍卒屯”,点明了诗中人物的身份——戍边的士兵。在竹脚寮(可能是简易的竹制住所)旁驻扎的士兵,不仅代表了对边疆的守卫,也象征着对国家领土完整的忠诚与坚守。这一句将自然景观与人物活动相结合,深化了诗歌的主题,展现了边疆生活的艰苦与军人的奉献精神。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台湾边疆的独特风光和边防将士的英勇与坚韧,具有强烈的地域特色和历史感。

作者介绍

夏之芳
朝代:清

猜你喜欢

木兰花慢·听都人共语

听都人共语,又还是、岁逢庚。
记今帖频催,衮衣将至,绣幰先迎。
笙歌六宫齐奏,到而今、犹唱贺升平。
千岁人间福本,天公著意看承。
秋深。
帘卷空明。
问西子,最宜晴。
喜新来多暇,玉醪龙炙,菊院花城。
明年耳孙头上,更君王、亲点泥金。
兜率摩耶住世,长看佛度众生。

(0)

摸鱼儿·指庭前

指庭前、翠云金雨。
霏霏香满仙宇。
一清透彻浑无底,秋水也无流处。
君试数。
此样襟怀,顿得乾坤住。
闲情半许。
听万物氤氲,从来形色,每向静中觑。
琪花落,相接西池寿母。
年年弦月时序。
荷衣菊佩寻常事,分付两山容与。
天证取。
此老平生,可向青天语。
瑶卮缓举。
要见我何心,西湖万顷,来去自鸥鹭。

(0)

个侬·恨个侬无赖

恨个侬无赖,卖娇眼、春心偷掷。
苍苔花落,先印下一双春迹。
花不知名,乔才闻气,似月下箜篌,蒋山倾国。
半解罗襟,蕙薰微度,镇宿粉、栖香双蝶。
语态眠情,感多情、轻怜细阅。
体问望宋墙高,窥韩路隔。
寻寻觅觅。
又暮雨凝碧。
花径横烟,红扉映月,尽一刻、千金堪值。
卸袜熏笼,藏灯衣桁,任裹臂金斜,搔头玉滑。
更恨檀郎,恶怜深惜。
尽颤袅、周旋倾侧。
软玉香钩,怪无端、凤珠微脱。
多少怕晓听钟,琼钗暗擘。

(0)

木兰花慢·请诸君著眼

请诸君著眼,来看我、福华编。
记江上秋风,鲸嫠涨雪,雁徼迷烟。
一时多人物,只我公、只手护山川。
争睹阶符瑞象,又扶红日中天。
因怀下走奉橐鞬。
磨盾夜无眠。
知重开宇宙,活人万万,合寿千千。
凫鹥太平世也,要东还、赴上是何年。
消得清时钟鼓,不妨平地神仙。

(0)

卜算子·清晓听麻姑

清晓听麻姑,来约西王母。
共取蟠桃簇玉盘,来劝摩耶酒。
王母问摩耶,此意还知否。
只为曾生我佛来,更与千千寿。

(0)

沁园春·记得花筵

记得花筵,巧夕星河,初度女牛。
更四双蓂荚,十分桂魄,中元佳致,妆点初秋。
蔼蔼非烟,濛濛如雾,锦水郁葱佳气浮。
人人道,是王孙帝胄,今日东朝。
银潢万叶源流。
见一点长庚辉绛霄。
似东平为善,河间献雅,风流酝藉,西汉诸刘。
恰遇称觞,蓬壶歌缓,满酌蒲萄双玉舟。
椿松等算,年年醉傲,花马金裘。

(0)
诗词分类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诗人
李存勖 程晋芳 赵惇 江天一 应玚 杨士琦 司马槱 孟云卿 邓牧 叶清臣 廉希宪 杜仁杰 张子容 张佳胤 惠士奇 姚崇 柳中庸 吕夷简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