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峰胜迹未曾非,奇绝灵岩世外希。
一自闹禅随喝去,至今流水尚忘归。
道经有得空生化,法到无边静入微。
我辈欲知当日事,仙床石上是真机。
鼓峰胜迹未曾非,奇绝灵岩世外希。
一自闹禅随喝去,至今流水尚忘归。
道经有得空生化,法到无边静入微。
我辈欲知当日事,仙床石上是真机。
这首诗由清代诗人章甫所作,名为《晓镜四吟有记》。诗中描绘了鼓峰胜迹的奇绝景观与深邃意境,通过自然景象与禅理的融合,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首联“鼓峰胜迹未曾非,奇绝灵岩世外希”开篇即点明主题,鼓峰的胜景独特非凡,灵岩更是超脱尘世的奇观。这两句以赞美之词描绘了自然景观的壮丽与神秘,为后续的抒情与思考奠定了基调。
颔联“一自闹禅随喝去,至今流水尚忘归”则转而探讨禅宗与自然的关系。这里以“闹禅”象征世俗的喧嚣与纷扰,而“喝去”则暗示了禅者通过修行达到心灵的平静。尽管世俗的烦恼已随禅者的离去而消散,但自然界的流水却依然保持着其宁静与自由,仿佛在提醒人们,真正的解脱与自由在于内心的平静与对自然的敬畏之中。
颈联“道经有得空生化,法到无边静入微”进一步深化了对禅理与自然关系的理解。这里的“道经”指的是佛教中的“八正道”,“空生化”则体现了佛教中“空”的概念,即万物皆空,一切现象都是因缘和合而生,又因缘而灭。而“法到无边静入微”则强调了佛法的深奥与微妙,只有深入体悟,才能达到内心的宁静与和谐。
尾联“我辈欲知当日事,仙床石上是真机”则是诗人对读者的启发,鼓励人们去探索与理解自然与禅理之间的深层联系。这里的“仙床石”可能象征着某种超越凡俗的智慧或真理,提示读者在日常生活中寻找并体验这种内在的智慧与真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与禅理的探讨,展现了诗人对生命、自然与宇宙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以及对内心平静与智慧追求的向往。
柳外星三五。绣帘前、娟娟月样,似人眉妩。
十斛明珠连乾马,才可轻盈换与。
似解唱、微云词句。
一点灵犀芳心透,是维摩、侧畔拈花女。
微笑处,散花雨。莺年燕月休轻负。
剪芳兰、玲珑结佩,小红辛苦。
漫说藏春须金屋,留伴焦琴玉麈。
问贺监、乞湖归否。
回首霞西波如镜,定何时、同听春江橹。
团扇曲,为伊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