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何潜斋安乐窝》
《题何潜斋安乐窝》全文
宋 / 方逢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閒中历览古和今,夫岂全无所用心。

书为重看因熟读,诗添新作费沉吟。

消磨暇日尊前酒,赓和薰风膝上琴。

过去未来都不管,却看明月是知音。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qiánzhāiān
sòng / fāngféngchén

xiánzhōnglǎnjīnquánsuǒyòngxīn

shūwèizhòngkànyīnshúshītiānxīnzuòfèichényín

xiāoxiázūnqiánjiǔgēngxūnfēngshàngqín

guòwèiláidōuguǎnquèkànmíngyuèshìzhīyīn

注释
全无所用心:完全没有用心之处。
因熟读:因为已经熟读。
消磨暇日:消磨闲暇时光。
尊前酒:酒杯前。
赓和:应和。
膝上琴:膝上抚琴。
都不管:不关心。
明月:明亮的月亮。
是知音:是知心朋友。
翻译
在闲暇时光里遍览古今,难道我全然没有用心之处?
反复阅读书籍只为深入理解,写诗时新作构思却需深思熟虑。
在酒杯前消磨闲暇时光,伴着和煦微风弹奏膝上的琴弦。
不关心过去与未来,只与那明月共享知音之谊。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文人隐逸生活的情景,通过对古今书籍的浏览和个人新作的创造,表达了诗人对于精神追求的专注与热忱。"閒中历览古和今,夫岂全无所用心"两句,从字面上看,是在说即便是在闲适中,也不可能没有自己关注的事情,这里“历览”指的是广泛阅读,“古和今”则是对历史与现代的知识的探索。诗人通过这两句,表达了对于知识的渴望以及对精神世界的追求。

"书为重看因熟读,诗添新作费沉吟"进一步展现了诗人的学习态度和创作状态。这里强调的是,对于已经熟知的书籍,还要反复揣摩,以深化自己的理解;对于诗歌,则是不断地创新,不断地在艺术上追求更高的境界。

接下来的"消磨暇日尊前酒,赓和薰风膝上琴"则描绘了诗人在闲暇时光中的生活情趣。"尊前酒"和"膝上琴"都是古代文人的生活写照,这里通过对酒的享用和琴的演奏,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自得其乐的情怀。

最后两句"过去未来都不管,卻看明月是知音"表达了诗人对于时间的态度以及与自然界的亲密关系。诗人不再纠结于过往和未来的问题,而是选择在当下,与大自然进行交流。在这里,“明月”成为了诗人心灵的知己,代表了一种超越尘世的精神境界。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的描写,以及对于知识、艺术与自然的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一种超脱物外、自在自为的生活态度和精神追求。

作者介绍

方逢辰
朝代:宋

(1221—1291)宋严州淳安人,初名梦魁,字君锡,一作圣锡。方镕子。理宗淳祐十年进士第一。累官兵部侍郎,国史修撰。时宰相郑清之、贾似道擅权,逢辰力诋其非,称疾归。除吏、礼二部尚书,俱不拜。宋亡后,隐居蛟峰,授徒讲学,学者称“蛟峰先生”。元朝召之,坚辞不赴。尊崇朱熹,阐释孟子和程朱学派道德论。有《孝经解》、《易外传》、《尚书释传》、《学庸注释》、《蛟峰文集》。
猜你喜欢

秋雨怀友生

江城秋雨歇,孤坐役吟身。

草色荒三径,虫声满四邻。

边鸿来已近,庭叶落还频。

对此空搔首,无由面故人。

(0)

悯海棠

海棠前日满枝红,一夜飘飘卷地空。

多少荣华驹过隙,莫教容易负东风。

(0)

赠应童子

闽山佳气毓英儒,丱角胸中敌万夫。

黄石固应传孺子,玄文真可与童乌。

饱充器识观他日,莫负声名满上都。

更忆韩公序文好,成人之礼正相须。

(0)

忆秦娥.七夕

月照席。不知天上今何夕。今何夕。

鹊桥初就,玉绳低侧。暂时不见犹寻觅。

那堪更作经年隔。经年隔。许多良夜,怎生闲得。

(0)

东湖行

湖水添时宿雨晴,野禽无处不春声。

万株杨柳青如昨,全是东风染得成。

(0)

壬午春社之明日请尊老会于西山之精舍庞眉皓首奕奕相照真吾邦希阔之盛事辄成口号一首并呈诸耆寿且坚异日早退之约云

耆年自是国之珍,何间衣冠与隐沦。

华发共成千一岁,清樽相对十三人。

休谈洛社遗风旧,且颂仙游庆事新。

三径未荒宜早退,要将寿栎伴庄椿。

(0)
诗词分类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诗人
魏征 林佩环 刘子玄 刘昚虚 李季兰 赵徵明 仲子陵 陈慥 王庭珪 刘子翬 熊禾 麹信陵 常楚老 李澣 窦弘余 道潜 黄炎培 丰子恺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