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雨霏霏动客怀,宿云霭霭伴空斋。
无端冷气生虚壁,不尽寒声下绿槐。
故识梦中挥玉麈,舞衣海上溜金钗。
清风自笑无飞翼,满眼烟波奈楚淮。
暮雨霏霏动客怀,宿云霭霭伴空斋。
无端冷气生虚壁,不尽寒声下绿槐。
故识梦中挥玉麈,舞衣海上溜金钗。
清风自笑无飞翼,满眼烟波奈楚淮。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身处盐城官舍时,在暮雨和宿云的陪伴下,内心涌起的复杂情感。首联“暮雨霏霏动客怀,宿云霭霭伴空斋”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雨雾缭绕、云层低垂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孤寂而深沉的氛围,直接触动了诗人漂泊在外的思绪。颔联“无端冷气生虚壁,不尽寒声下绿槐”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凄凉与寒冷,墙壁上的冷气仿佛是无形的寒意,而槐树上传来的寒声则如同哀怨的诉说,将诗人的孤独与忧郁表现得淋漓尽致。
颈联“故识梦中挥玉麈,舞衣海上溜金钗”转而运用梦境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向往。挥动玉麈的场景似乎在梦中重现,而海上的舞衣与金钗则象征着远方的自由与梦想,这种对比不仅丰富了诗歌的情感层次,也增加了其哲理意味。
尾联“清风自笑无飞翼,满眼烟波奈楚淮”则以清风自喻,表达了诗人虽有追求自由之心,却如清风一般无法飞翔的无奈。面对眼前的烟波浩渺,诗人感到自己如同置身于楚地与淮水之间,既无法跨越,也无法完全融入,这种矛盾与挣扎,深刻揭示了诗人在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徘徊与痛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丰富的象征手法,展现了诗人面对外界环境和个人情感的复杂感受,既有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也有对现实困境的反思,以及对未来可能性的憧憬,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学书不成去学剑,须眉如戟目如电。
十年霜刃不曾磨,出匣秋光惊匹练。
石凿凿,波滟滟,剑光水光融一片。
摄衣跣足向中流,水底应使蛟龙愁。
纷纷世上恩仇多,欲磨未磨先摩搓。
荆轲不作聂政死,剑兮不利当奈何,提剑起,行且止。
游大梁,入燕市。
昔日朱门今荆杞,负恩不报人尽死。
杀人如麻顷刻耳,归来一剑仰天高,泰山一掷真鸿毛。
安得挽落银河磨此剑,剑锋不折无牢骚。
锋摧剑折亦不惜,但愿人间灭尽恩仇迹。
忠孝节义事,史传志乘详。
咏叹兴感易,重此歌诗章。
所以载笔者,联珠标群芳。
英辞鼓正气,岂惟阐幽光。
往古难尽数,断自今虞唐。
醇化二百载,盛碑碣祠坊。
但计歌诗篇,万首罗琳琅。
所见择尤雅,阙者待补亡。
一读一击节,其气至大刚。
比日星河岳,如芝兰鸾皇。
教痒塾妇孺,播管弦宫商。
油然孝弟生,幡然顽懦良。
胜彼志传文,长吟沁肝肠。
愿传万本读,振世扶纲常。
夜火出深巷,寒犬知人行。
隐隐市阛闭,近郭闻疏更。
遥钟堕寥廓,一白凉烟生。
到门人影湿,素月流无声。
虚堂坐飘忽,款语含凄清。
静极不知永,孤镫如有情。
忘言结古欢,醇酎相与倾。
方欣寤歌适,屋角晨鸡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