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逍摇堂五咏·其一》
《逍摇堂五咏·其一》全文
宋 / 傅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欲识逍摇乐,都忘利与名。

讨论唯百氏,来往有诸卿。

静觉羊肠险,闲看蜗角争。

超然穷妙理,知不愧庄生。

(0)
翻译
想要理解逍遥自在的乐趣,完全忘记名利的追求。
日常的讨论只限于百家学说,来来往往的人物多为高官显贵。
在宁静中感受到人生的曲折艰难,像看待蜗牛角上的斗争一样超脱。
超脱世俗,深入探究玄妙的道理,这样的境界不逊色于庄子的智慧。
注释
利与名:名利,指世俗的追求和成功。
百氏:指诸子百家的思想流派。
诸卿:古代高级官员的称呼。
羊肠险:形容道路曲折艰险。
蜗角争:比喻微小而无谓的争斗。
超然:超出常人,超脱世俗。
庄生:庄子,战国时期哲学家,道家代表人物。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傅察的《逍摇堂五咏(其一)》,表达了作者对逍遥自在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名利的超脱态度。首句“欲识逍摇乐”直接点题,表明诗人追求的是心灵的逍遥和乐趣。接着,“都忘利与名”强调了他摒弃世俗功名的决心,体现出一种淡泊名利的境界。

“讨论唯百氏”描述了诗人沉浸在百家思想的探讨中,寻求智慧的源泉,而“来往有诸卿”则暗示他在与学识渊博的朋友交往中提升自我。这两句描绘了诗人丰富的精神生活和高雅的社交圈子。

“静觉羊肠险,闲看蜗角争”运用比喻,将人生道路比作羊肠小道,暗示世事艰险,而诗人则以平静的心态看待那些微不足道的争斗,如同蜗牛角上的较量。这体现了诗人的超然和豁达。

最后两句“超然穷妙理,知不愧庄生”表达了诗人深入探究事物的本质,达到了庄子哲学中的超脱境界,感到无愧于庄子这样的先贤。整首诗通过描绘诗人的生活态度和精神追求,展现了宋代理学家对于理想生活的独特理解和追求。

作者介绍
傅察

傅察
朝代:宋

傅察(1089—1126)字公晦,孟洲济源(今属河南)人,北宋中书侍郎傅尧俞重孙。端重有操,为文温丽,遇事若无所可否,非其意萃然不可犯。徽宗崇宁五年(1106)进士,蔡京欲妻以女,拒弗答。曾任青州司法参军、永平、淄川丞,太常博士,兵部、吏部员外郎。宣和七年(1125)冬,接伴金国贺正旦使,道逢金太子斡离不,令下拜,抗辩不屈而死,谥忠肃。事迹见《宋史·忠义本传》。
猜你喜欢

秋晚寓叹六首·其一

荷叶枯已尽,菊花残更香。

带酲尝野橘,和梦听啼螀。

鬓畔流年速,灯前旧话长。

寒龟且未死,不必恨支床。

(0)

幽居记今昔事十首以诗书从宿好林园无俗情为韵·其四

还乡老未死,举目少耆宿。

邑屋亦或非,所馀但乔木。

曩时列鼎家,今不饱半菽。

盛衰迭变迁,何者非陵谷。

羸然九十翁,世故见已熟。

偶能达一理,万事等破竹。

布缝一称衣,藜煮半釜粥。

馀年更何为,枕藉糟与曲。

(0)

昔人有画醉僧醉道士醉学究者皆见于传记及歌诗中予暇日为各赋一首·其一醉僧

残雪覆枯颅,手扶短楖栗。

送酒无苏州,一醉未易得。

青旗猎猎秋风吹,长瓶一吸亦足奇。

但办道傍常醉倒,不须解作藏真草。

(0)

拟古四首·其三

宁忍千日饥,野葛不可烹。

宁枉百里途,捷径不可行。

自古风俗坏,善士亦沦胥。

橘柚禹包贡,后世称木奴。

(0)

自雪堂登四望亭因历访苏公遗迹至安国院

我醉飞屐登孱颜,拄杖出没风烟间。

三山葱昽鲛鳄静,九关肃穆虎豹闲。

几年金骨炼绿髓,此日始得穷跻攀。

老仙归侍紫皇案,空有野水流淙潺。

蜿蜒翠阜围绿野,似岭非岭山非山。

向来龙蛇满雪壁,雷电下取何时还。

名花亦已天上去,居人指似题诗处。

九十一翁不识公,我抱此恨知无穷。

(0)

甲子日晴

泽国春多雨,阅月殊未止。

皇天俄悔祸,畀以晴甲子。

山川相炳焕,桑柘郁千里。

垄麦行可穫,吴蚕亦三起。

床头醅瓮香,大杓泻浮蚁。

醉醒日已晡,长歌识吾喜。

(0)
诗词分类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诗人
乐时鸣 蔡淑萍 劳思光 金克木 夏承焘 施蛰存 蒋礼鸿 王揖唐 邓拓 夏仁虎 江亢虎 金启华 陈更新 陈子范 钱昌照 范烟桥 石凌鹤 吕思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