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识逍摇乐,都忘利与名。
讨论唯百氏,来往有诸卿。
静觉羊肠险,闲看蜗角争。
超然穷妙理,知不愧庄生。
欲识逍摇乐,都忘利与名。
讨论唯百氏,来往有诸卿。
静觉羊肠险,闲看蜗角争。
超然穷妙理,知不愧庄生。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傅察的《逍摇堂五咏(其一)》,表达了作者对逍遥自在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名利的超脱态度。首句“欲识逍摇乐”直接点题,表明诗人追求的是心灵的逍遥和乐趣。接着,“都忘利与名”强调了他摒弃世俗功名的决心,体现出一种淡泊名利的境界。
“讨论唯百氏”描述了诗人沉浸在百家思想的探讨中,寻求智慧的源泉,而“来往有诸卿”则暗示他在与学识渊博的朋友交往中提升自我。这两句描绘了诗人丰富的精神生活和高雅的社交圈子。
“静觉羊肠险,闲看蜗角争”运用比喻,将人生道路比作羊肠小道,暗示世事艰险,而诗人则以平静的心态看待那些微不足道的争斗,如同蜗牛角上的较量。这体现了诗人的超然和豁达。
最后两句“超然穷妙理,知不愧庄生”表达了诗人深入探究事物的本质,达到了庄子哲学中的超脱境界,感到无愧于庄子这样的先贤。整首诗通过描绘诗人的生活态度和精神追求,展现了宋代理学家对于理想生活的独特理解和追求。
还乡老未死,举目少耆宿。
邑屋亦或非,所馀但乔木。
曩时列鼎家,今不饱半菽。
盛衰迭变迁,何者非陵谷。
羸然九十翁,世故见已熟。
偶能达一理,万事等破竹。
布缝一称衣,藜煮半釜粥。
馀年更何为,枕藉糟与曲。
我醉飞屐登孱颜,拄杖出没风烟间。
三山葱昽鲛鳄静,九关肃穆虎豹闲。
几年金骨炼绿髓,此日始得穷跻攀。
老仙归侍紫皇案,空有野水流淙潺。
蜿蜒翠阜围绿野,似岭非岭山非山。
向来龙蛇满雪壁,雷电下取何时还。
名花亦已天上去,居人指似题诗处。
九十一翁不识公,我抱此恨知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