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忍千日饥,野葛不可烹。
宁枉百里途,捷径不可行。
自古风俗坏,善士亦沦胥。
橘柚禹包贡,后世称木奴。
宁忍千日饥,野葛不可烹。
宁枉百里途,捷径不可行。
自古风俗坏,善士亦沦胥。
橘柚禹包贡,后世称木奴。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拟古四首(其三)》,以朴素的语言表达了对道德与原则的坚守。前两句“宁忍千日饥,野葛不可烹”强调了宁愿忍受饥饿也不应违背道义,即使是普通的野葛也不可随意烹食,寓意人应有底线和原则。接下来,“宁枉百里途,捷径不可行”进一步阐述,即使路程遥远,走正道才是长久之计,暗示不择手段的捷径终将带来问题。
后两句“自古风俗坏,善士亦沦胥”揭示了社会风气败坏时,即使善良的人也会受到牵连,陷入困境。最后两句“橘柚禹包贡,后世称木奴”则通过历史典故,指出像橘柚这样的普通物品,在被赋予特殊意义后(如禹贡时期),也能成为后世称赞的对象,暗喻人应坚守本分,平凡中也能创造出价值。
整首诗寓言深刻,警示人们在面临诱惑和困难时,要坚守道德准则,不因环境恶劣而放弃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