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岐麦色黄云重,御苑榴花丹焰深。
已显丰年资帝力,更凭佳节悦天心。
宝岐麦色黄云重,御苑榴花丹焰深。
已显丰年资帝力,更凭佳节悦天心。
这首诗描绘了端午节期间皇宫内外的景象与氛围,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节日的喜庆与丰收的祥和。
首句“宝岐麦色黄云重”,以“宝岐”点明地点,暗示皇宫所在之处,而“麦色黄云重”则生动地描绘出一片金黄色的麦田,如同厚重的云层铺展在大地上,既展现了农作物的成熟,也预示着丰年的到来。
次句“御苑榴花丹焰深”,将视角转向皇宫内的御苑,榴花盛开,红艳如火,深藏于绿叶之中,不仅渲染了节日的热烈气氛,也象征着生命的活力与繁荣。
后两句“已显丰年资帝力,更凭佳节悦天心”,承上启下,表达了对帝王治理国家能力的认可与赞美。丰年不仅是自然界的恩赐,更是帝王治国之功,通过精心安排的节日庆典,不仅让人民感受到节日的喜悦,也进一步愉悦了上天的心,寓意着君民和谐、国泰民安的美好愿景。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端午节期间皇宫内外的景象,巧妙地融合了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感,展现了宋代宫廷文化的独特魅力,以及对丰收与和平的深切期盼。
衡岳山本高,岂待奇幻徵。
天柱俨颅脊,祝融储真精。
七十二关节,节节含英灵。
神潜本无朕,化行互充盈。
有时作云雨,有时鼓风霆。
恍然明睿启,倏忽晦濛萦。
一日三时变,化机曷其停。
扩之育万物,肇资生以成。
三广联地轴,五岭交青冥。
元气时磅礴,太和自薰蒸。
肃拜轻千里,瓣香曷为情。
吾生素已祷,谅兹格明馨。
蒸湘江口合,古院辟江埏。
悬厓挺古木,栋宇撑云烟。
朱张昔嘉会,七日浑何言。
昌黎一过耳,勒石仍诗篇。
明明湛夫子,耋颐再腾骞。
予齿日以暮,愿言执前鞭。
嘤鸣和伐木,出谷拟乔迁。
吉仁二山长,两凤苞文鲜。
鸣阳与戢羽,无计远招延。
道左见棣杜,我心良忧煎。
且去探天柱,凌风蹑其巅。
漫与天者游,默默归玄玄。
盟鸥不管今何夜,鹤声露华偏警。
去烛听秋,钩帘坠叶,清绝吾庐人境。孤光照岭。
看如此江山,也堪乘兴。
柳下扁舟,故开图画放吟咏。
迎风一笑动竹,素心晨夕数,凉味同永。
镜底无尘,尊前有客,今古茫茫谁证。沧桑变景。
算佳日春秋,只传名胜。漫想髯仙,洞箫云外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