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身昧高峻,下俯苍无垠。
微茫见湖水,澹作秋云痕。
林烟杂山霭,瞬息浮沄浑。
白鸟影沈处,乍有疏钟闻。
寺僧不出山,坐与元气存。
安知尘市中,万化迁朝昏。
投身昧高峻,下俯苍无垠。
微茫见湖水,澹作秋云痕。
林烟杂山霭,瞬息浮沄浑。
白鸟影沈处,乍有疏钟闻。
寺僧不出山,坐与元气存。
安知尘市中,万化迁朝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万松岭至石屋岭途中所见的自然景色,以及对这种宁静、超脱尘世生活的向往。诗中的“投身昧高峻,下俯苍无垠”两句,以“昧高峻”和“下俯苍无垠”的对比,展现了诗人从高处俯瞰大地的壮阔景象,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沉静与深邃。
接着,“微茫见湖水,澹作秋云痕”描绘了湖水在远处微茫中显现,仿佛是秋云留下的痕迹,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意境。而“林烟杂山霭,瞬息浮沄浑”则通过林烟与山霭的交织,表现了自然界的瞬息万变,同时“浮沄浑”一词,生动地描绘了这些自然现象的流动与融合。
“白鸟影沈处,乍有疏钟闻”则是对自然与人文景观的融合,白鸟在水面留下倒影,而远处传来稀疏的钟声,既增添了画面的动态感,也赋予了整个场景一种超然的禅意。最后,“寺僧不出山,坐与元气存”表达了诗人对山中僧侣隐居生活的羡慕,他们与自然和谐共存,远离尘嚣。
“安知尘市中,万化迁朝昏”则表达了诗人对现实世界的反思,他意识到在繁华的城市中,万物都在不断变化,朝朝暮暮,而自己更倾向于追求那种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活状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宁静、超脱生活态度的向往,以及对自然与人文关系的深刻思考。
朝来明庶风,吹绿官除草。
花飞锦作裀,波暖凫戏藻。
衙散西堂尘,襟净于洒扫。
取酌陶吾真,讵被春归恼。
剥啄谁扣门,扰我静来抱。
置酒掷道书,出迓衣裳倒。
云是故乡来,入道家山好。
长畦麦欲黄,高架蚕将老。
寄语宦游人,就社巳不早。
超忽玉峰巅,瓜期疏苍昊。
岂无狗马私,鬓发倏巳缟。
烦君报乡人,鲈肥共幽讨。
行窝谢尘鞅,习静聊永日。
寄适铅墨间,堆案纷简紩。
倦馀发深省,长啸扪双膝。
念我陶园友,投分如胶漆。
咫尺会面艰,连朝未能一。
昨来命驾往,追随竹溪逸。
我怀拍塞忧,见君喜欲溢。
君闻剥啄声,倒履如有失。
携我历三径,坐我忘忧室。
飞觞但白战,击壶共为率。
森森约束严,势比军令疾。
我才谢锋颖,君心特茧密。
挥毫霎满纸,云阵排甲乙。
砉若春冰泮,泻溜鸣潏潏。
诗坛合推君,燕许信大笔。
巧匠不血指,此语真故实。
自惭拙工劳,敢与君斗律。
酸甘齐味分,我枳君犹桔。
诗成各引满,林梢月将出。
君勇堪贾馀,我懒欲寻佚。
归来拥被眠,日晏忘盥栉。
技痒忍还作,渴吻鸣唧唧。
解醒索冰壶,案有七十士。
且咀且吟哦,短歌聊自述。
《重过陶园限韵》【明·李坚(贞夫)】行窝谢尘鞅,习静聊永日。寄适铅墨间,堆案纷简紩。倦馀发深省,长啸扪双膝。念我陶园友,投分如胶漆。咫尺会面艰,连朝未能一。昨来命驾往,追随竹溪逸。我怀拍塞忧,见君喜欲溢。君闻剥啄声,倒履如有失。携我历三径,坐我忘忧室。飞觞但白战,击壶共为率。森森约束严,势比军令疾。我才谢锋颖,君心特茧密。挥毫霎满纸,云阵排甲乙。砉若春冰泮,泻溜鸣潏潏。诗坛合推君,燕许信大笔。巧匠不血指,此语真故实。自惭拙工劳,敢与君斗律。酸甘齐味分,我枳君犹桔。诗成各引满,林梢月将出。君勇堪贾馀,我懒欲寻佚。归来拥被眠,日晏忘盥栉。技痒忍还作,渴吻鸣唧唧。解醒索冰壶,案有七十士。且咀且吟哦,短歌聊自述。
https://shici.929r.com/shici/yyIspPqarL.html
龙冈高插青冥起,蟠根下侵太湖水。
叶氏仙巢何氏留,全家真在桃源里。
山间种稻湖边鱼,山人读尽山中书。
青松落影琐窗户,白云拂地藏幽居。
可叹南阳卧龙客,起来叱咤收英杰。
风雨年年撼草庐,竟从巴蜀开王国。
我亦燕郊谒帝乡,常山走老鬓如霜。
何时为访仙人去,龙卧湖边万仞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