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挽太平赵倅三首·其二》
《挽太平赵倅三首·其二》全文
宋 / 刘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薄俗纷纷不再淳,吁嗟公子独振振。

从知为善身心乐,不惮分财手足亲。

韦布几人勤礼遇,杯盘一笑见天真。

苍苍谁谓浑无信,千里名驹已绝尘。

(0)
注释
薄俗:庸俗之风。
纷纷:众多杂乱。
不再淳:不再淳朴。
吁嗟:叹息。
公子:贵族子弟。
振振:坚定的样子。
身心乐:内心快乐。
分财:分享财物。
韦布:平民百姓。
勤礼遇:礼貌相待。
天真:真性情。
谁谓:谁能说。
浑无信:全无诚信。
绝尘:扬长而去,不留痕迹。
翻译
庸俗之风不再淳朴,唉,公子你却依然坚定。
深知行善能内心快乐,毫不吝啬与亲人分享财物。
有几个贫寒之人能如此礼貌相待,一杯一盘间尽显真性情。
谁能说这世界全无诚信?那匹千里马已扬长而去,留下尘埃。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友情和品德的诗篇,通过对比和反衬,展现了诗人对于理想社会风尚的向往以及对朋友高洁品格的赞美。

“薄俗纷纷不再淳”,表现了诗人对当时社会风气的不满,认为世道浇薄,不复过去的纯朴。"吁嗟公子独振振"则是对一位名叫公子的朋友的赞美,这位朋友在世态炎凉中依然保持着高洁的品行,如同古代君子般独立不阿。

“从知为善身心乐”,表达了诗人对于朋友之所以善良的理解,认为是因为他能够体察和践行道德,所以内心充满喜悦。"不惮分财手足亲"则强调了这位朋友慷慨解囊,不吝啬自己的财物,与人为善,亲如手足。

“韦布几人勤礼遇”,这里的“韦布”可能是指文绣或丝织品,“几人”则可能是指诗人与公子之外的其他朋友,这句话描写了一群朋友在一起时的和谐氛围,他们相互之间勤于致敬,彼此尊重。"杯盘一笑见天真"表达了在欢聚中的一份自然无伪,每个人都展现出了最为真诚的笑容。

“苍苍谁谓浑无信”,诗人感叹世间对忠信之人的误解,认为那些质朴守信的人往往被视作愚昧。"千里名驹已绝尘"则是用古代名马的比喻来表达这位朋友的高尚品格如同那千里挑一的良马,在世人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也像那已经消逝在历史尘埃中的名驹一样,难以寻觅。

整首诗通过对比现实与理想、表面的假象与内心的真诚,以及物质的共享与精神的交流,展示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高尚友情的理念。

作者介绍
刘宰

刘宰
朝代:宋

刘宰(1167—1240)字平国,号漫塘病叟,镇江金坛(今属江苏)人 。绍熙元年(1190)举进士。历任州县,有能声。寻告归。理宗立,以为籍田令。迁太常丞,知宁国府,皆辞不就。端平间,时相收召誉望略尽,不能举者仅宰与崔与之二人。隐居三十年,于书无所不读。既卒,朝廷嘉其节,谥文清。宰为文淳古质直,著有《漫塘文集》三十六卷,《四库总目》又作有语录,并传于世。
猜你喜欢

松下

兀兀皆禅刹,亭亭历蒿坡。

蝉声引我思,得荫亦浩歌。

萧瑟美风日,顾瞻爱松萝。

收得物外趣,悠然养天和。

(0)

鱼石二首·其二

鬐鬣真可辨,精研真入神。

得非造化境,亦有雕锼人。

颇疑著妄想,岁久积成真。

兹理不足怪,方屏藏月轮。

(0)

君表自西林还城中以诗二首为别·其一

天上优游侍从臣,还乡昼锦坐生春。

不矜富贵知馀事,同访溪山有故人。

方外笑谈无畛域,雨馀泉石长精神。

西林路口嗟轻别,善护青云万里身。

(0)

新安铺三首·其二

薄云斜日乱山川,投得荒亭晚息肩。

地僻谁知藏好景,庭前花数折金钱。

(0)

杂诗四首·其四

利绾名驱夜废眠,王城车马日喧阗。

谁知坦腹春风里,醉卧墙阴不计年。

(0)

敬礼瓦屋和尚塔偈

大空无尽劫成尘,玄步孤高物外人。

日本国来寻彼岸,洞山林下过迷津。

流流法乳谁无分,了了教知我最亲。

一百六十三岁后,方于此塔葬全身。

(0)
诗词分类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诗人
宗楚客 詹敦仁 邢参 韩琮 韩菼 江万里 钱大昕 魏禧 冯梦祯 陈抟 王居安 陈寿祺 甄龙友 归子慕 刘泾 载湉 支遁 张协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