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敬礼瓦屋和尚塔偈》
《敬礼瓦屋和尚塔偈》全文
宋 / 勾令玄   形式: 偈颂  押[真]韵

大空无尽劫成尘,玄步孤高物外人。

日本国来寻彼岸,洞山林下过迷津。

流流法乳谁无分,了了教知我最亲。

一百六十三岁后,方于此塔葬全身。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jìngshàng
sòng / gōulìngxuán

kōngjìndòngchénxuángāowàirén

běnguóláixúnàndòngshānlínxiàguòjīn

liúliúshuífēnjiàozhīzuìqīn

bǎiliùshísānsuìhòufāngzàngquánshēn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勾令玄所作,名为《敬礼瓦屋和尚塔偈》。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于禅宗修行的深刻理解和对生命终极状态的独到见解。

"大空无尽劫成尘"一句,直接点出了时间流转、宇宙更迭的宏观视角,以及个体生命在其中微小而短暂的存在状态。这里的“大空”指的是广阔的虚空,也象征着无边无际的真理;“劫成尘”则是说时间长河不断流转,最终万物皆归于尘土。

"玄步孤高物外人"一句,描绘了诗人内心世界的清净与超脱。这里的“玄步”指的是深远悠久的脚步,象征着修行者的精神追求;“孤高”则表达了一种独立不羁、超然物外的心境。

"日本国来寻彼岸"一句,诗人提到了从遥远的异域(日本)来到中国求法,这里的“彼岸”在佛教中有解脱之意,象征着对岸,即涅槃界,也代表着心灵的解脱。

"洞山林下过迷津"一句,通过具体的地理环境描绘了一种精神修行的过程。“洞山”可能是指某个具体的地名,但在这里更多地象征着内心深处的清净之地;“林下”则给人一种静谧、隐逸的感觉;而“迷津”则暗示了世间的复杂与迷惑。

"流流法乳谁无分,了了教知我最亲"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佛法的深刻领悟和个人体验。“流流法乳”中的“法乳”是指佛法的甘露,这里形象地描绘了佛法如同甘美的奶水般滋润着每一个有缘之人的心灵;而“谁无分”则强调了每一个人都能从中获得自己的份额,体现了一种平等与普遍的精神。

"了了教知我最亲"一句,则更深一步表达了诗人对佛法的直接领悟和个人感受中的亲切感。这里的“了了”意味着明了、彻底了解,而“教知”则是指通过教诲来达到心灵上的共鸣。

最后两句"一百六十三岁后,方于此塔葬全身"则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的生命态度和对死亡的平静接受。诗人提到了自己在极高年龄之后才选择安息,这不仅反映了他对于生命长度的超然,也体现了一种对于肉身消亡、精神永恒的信念。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时间、空间和生命终极状态的深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佛教禅宗修行的深入理解,以及他个人对于解脱与超越世俗束缚的追求。

作者介绍

勾令玄
朝代:宋

勾令玄,成都(今属四川)人,后蜀居士(《茅亭客话》卷三)。有《火莲集》、《况道杂言》等,均佚。
猜你喜欢

吊方干处士二首

不谓高名下,终全玉雪身。
交犹及前辈,语不似今人。
别号行鸣雁,遗编感获麟。
敛衣应自定,只著古衣巾。
不比他人死,何诗可挽君?
渊明元懒仕,东野别攻文。
沧海诸公泪,青山处士坟。
相看莫浪哭,私谥有前闻。

(0)

奏捷西蜀题沱江驿

野客乘轺非所宜,况将儒懦报戎机。
锦江不识临邛酒,且免相如渴病归。

(0)

樊登见寄四首

新辞翦秋水,洗我胸中尘。
无由惬良会,极目空怀人。
醉来拔剑歌,字字皆阳春。
轻黄著柳条,新春喜更始。
感时重搔首,怅望不能已。
无由托深情,倾泻芳尊里。
明月入我室,天风吹我袍。
良夜最岑寂,旅况何萧条。
驰情望海波,一鹤鸣九皋。
悠悠括城北,眄眄岩泉西。
宿草暝烟绿,苦竹含云低。
幽怀不可托,鹧鸪空自啼。

(0)

晚秋游中溪

淡竹冈前沙雁飞,小花尖下柘丸肥。
山云不卷雨自薄,天气欲寒人正归。
招伴只须新稻酒,临风犹有旧苔矶。
故人旧业依稀在,怪石老松今是非。

(0)

上巳(一作上巳日寄韩公)

上巳接寒食,莺花寥落晨。
微微泼火雨,草草踏青人。
凉似三秋景,清无九陌尘。
与余同病者,对此合伤神。

(0)

同友人会裴明府县楼

开阁雨吹尘,陶家揖上宾。
湖山万叠翠,汀树一行春。
景逼归檐燕,歌喧已醉身。
登临兴未足,喜有数年因。

(0)
诗词分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诗人
王琼 朱栴 罗贯中 施耐庵 元顺帝 元文宗 杨景贤 商衟 高茂卿 岳伯川 邾仲谊 庾吉甫 脱脱 李寿卿 汪元亨 高文秀 不忽木 睢景臣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