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堞绕巍峨,城阴下九河。
水归东海近,人上北京多。
仓廪皆漕储,闾阎半负戈。
鱼盐十万户,何处有弦歌。
城堞绕巍峨,城阴下九河。
水归东海近,人上北京多。
仓廪皆漕储,闾阎半负戈。
鱼盐十万户,何处有弦歌。
这首诗描绘了直沽(今天津)的壮丽景象与繁华生活。首联“城堞绕巍峨,城阴下九河”以雄伟的城墙和蜿蜒的河流开篇,展现出城市的壮观与自然的辽阔。颔联“水归东海近,人上北京多”则通过地理方位的对比,暗示了直沽作为交通枢纽的重要地位,以及它与京城的密切联系。
颈联“仓廪皆漕储,闾阎半负戈”进一步揭示了直沽作为漕运中心的经济功能和军事意义,仓廪满溢象征着物资丰富,而“半负戈”则可能暗指部分居民或驻军处于备战状态,体现了其战略位置的重要性。
尾联“鱼盐十万户,何处有弦歌”将视角转向市井生活,以“十万户”形容人口众多,经济活动繁忙,而“弦歌”则代表文化生活的存在,形成鲜明对比,既展现了城市的繁荣与活力,也流露出对文化生活的渴望与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直沽地理、经济、军事和文化等多个层面的描绘,展现了明代直沽作为重要城市的地位及其多元化的社会面貌。
门对荒陂柳半遮,老翁留客坐枯槎。
自言雨足好苗色,犹恐风多损稻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