鬐鬣真可辨,精研真入神。
得非造化境,亦有雕锼人。
颇疑著妄想,岁久积成真。
兹理不足怪,方屏藏月轮。
鬐鬣真可辨,精研真入神。
得非造化境,亦有雕锼人。
颇疑著妄想,岁久积成真。
兹理不足怪,方屏藏月轮。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诗人孔武仲的作品,名为《鱼石二首(其二)》。从内容上看,这是一首探讨艺术创作与自然关系的诗句。
"鬐鬣真可辨,精研真入神。得非造化境,亦有雕锼人。"
这里作者表达的是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的投入和追求。"鬐鬣"形容事物复杂多变,而"真可辨"则意味着通过深入研究可以把握住事物的本质。"精研真入神"强调了艺术创作需要极高的专注和精神层面的投入,以至于达到一种超然物外的状态。接下来的"得非造化境,亦有雕锼人"则是说到达这种境界并非只是自然赋予,而是通过人的努力雕琢打磨也能达到。
"颇疑著妄想,岁久积成真。"
这里诗人表达的是时间对艺术创作的考验和塑造作用。"颇疑著妄想"意味着在长时间内,人们可能会对自己的追求产生怀疑,但"岁久积成真"则告诉我们,只要坚持不懈,即使是最初看似虚幻的想法,也能随着时间的积累变为现实。
"兹理不足怪,方屏藏月轮。"
最后两句诗人通过对自然界的观察来阐述艺术规律与自然规律的和谐统一。"兹理不足怪"意味着某些看似奇异的事情实际上是合乎自然规律的,而"方屏藏月轮"则是一个生动的比喻,形容诗人对艺术创作的慎重态度,犹如把明亮的月亮隐藏起来,只在适当的时候展现其光辉。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探讨自然与艺术之间的关系,强调了艺术创作中追求真实和投入精神的重要性,同时也表达了时间对艺术成就的考验作用。
年华若飞矢,贪爱竞无休。
西城始逢春色,转眼又惊秋。
日月递相昏晓,暗里消磨人老,甘逐逝波流。
争似闻强健,拂袖觅抽头。
放心闲,从体便,胜封侯。
优游到处无系,浑似一孤舟。
但得自家合道,任使旁人笑错,忘耻亦忘忧。
高卧晴岚表,吟啸对石楼。
冷淡家风,清闲门户,有谁着意搜求。
元初灵识,刚被火宅囚。
贪恋时间恩爱,终不道、前有程头。
常省悟,好学我辈,一割万缘休。
优游。
何可似,鹰离笼罩,鱼脱纶竿,信飘飘,浑如解缆孤舟。
随分饥餐渴饮,饱来后、鼓腹歌讴。
无萦绊,功成归去,高步访瀛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