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道栖迟为寿萱,自甘身老郭西村。
修篁趁水环茅屋,怪石如山俯菜园。
著句不剿先辈说,温书如对故人言。
地偏尽日无车马,高卧何须昼闭门。
敢道栖迟为寿萱,自甘身老郭西村。
修篁趁水环茅屋,怪石如山俯菜园。
著句不剿先辈说,温书如对故人言。
地偏尽日无车马,高卧何须昼闭门。
这首清代诗人王松的《村居书怀》描绘了一幅宁静而自得的乡村生活画面。首句“敢道栖迟为寿萱”,表达了诗人不以年迈自居,反而将闲适的生活视为长寿之源,寿萱象征长寿。次句“自甘身老郭西村”则直接表达了诗人愿意在郭西村终老的决心。
第三句“修篁趁水环茅屋”,通过描绘修长的竹子环绕着茅屋,与流水相映成趣,展现了田园的静谧和自然之美。第四句“怪石如山俯菜园”进一步描绘了周围的景致,奇形怪状的石头仿佛山峦般耸立,俯瞰着菜园,增添了空间的层次感。
第五句“著句不剿先辈说”,表明诗人写诗追求独特,不愿简单模仿前人的风格。第六句“温书如对故人言”,则表达了诗人读书时的沉浸与亲切感,仿佛是在与旧友交谈一般。
最后两句“地偏尽日无车马,高卧何须昼闭门”,揭示了诗人选择远离尘嚣,享受宁静生活的满足,即使地处偏僻,没有世俗的纷扰,也无需关闭门户,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村居生活的恬淡与惬意,流露出对自然和宁静生活的深深热爱。
雨余天,悄晚霞净卷,高涌素轮圆。
殿宇森寒,蓬瀛清澈,此意待证群仙。
猛回首、关河历历,试默省、归思在秋先。
辽海尘沙,金台幻梦,老却游鞭。
凝望家山何许,认九疑缥缈,云影联绵。
桂蕊簪金,竹枝戛玉,团坐儿女婵娟。
可忆否、天涯倦客,吟魂远、飞渡洞庭船。
坐久霜华沁骨,瘦枕攲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