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杨著意萦莺燕。陡觉春心浅。新来浓绿替嫣红。
人在絮花堆里饯东风。残鹃未省新愁重。
犹作芳菲梦。羁迟尘海负春光。
留得晴丝空与系斜阳。
垂杨著意萦莺燕。陡觉春心浅。新来浓绿替嫣红。
人在絮花堆里饯东风。残鹃未省新愁重。
犹作芳菲梦。羁迟尘海负春光。
留得晴丝空与系斜阳。
这首《虞美人》由清末近现代初的诗人严既澄所作,通过对垂柳、莺燕、春心、新绿、嫣红、絮花、东风、残鹃、芳菲、羁迟、尘海、晴丝和斜阳等意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美好时光的细腻感受和对人生短暂、世事无常的感慨。
开篇“垂杨著意萦莺燕”,以垂柳的深情姿态引出莺燕的欢快舞动,营造出一幅生机勃勃、充满活力的春日景象。“陡觉春心浅”则在轻描淡写中透露出诗人对春天情感的微妙体验,春心似乎并未深沉,却已悄然萌生。
“新来浓绿替嫣红”一句,通过“浓绿”与“嫣红”的交替,不仅描绘了春天色彩的变化,也隐喻了生命的更迭与流转。“人在絮花堆里饯东风”,将人置于纷飞的柳絮之中,与春风共饮,形象地表达了诗人沉浸于春日美景中的愉悦心情,同时也暗示着时光易逝,珍惜当下。
“残鹃未省新愁重”一句,通过“残鹃”这一意象,传达出诗人对春天即将消逝的忧伤,但“犹作芳菲梦”又流露出一种对美好事物的执着追求和对未来希望的憧憬。
最后,“羁迟尘海负春光”表达了诗人因忙碌或束缚而未能充分欣赏春天美景的遗憾。“留得晴丝空与系斜阳”,以晴丝(即蜘蛛丝)象征着微小而脆弱的美好,与斜阳的温柔相映成趣,既是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也是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虞美人》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与对生命短暂的深刻思考,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一首富有哲思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