岸草绵绵一叶舟,野烟开尽水光浮。
寺连野竹微茫见,溪出寒山自在流。
愁里诗情随浩渺,鸟边春梦入钩辀。
泉嘶石鼎新茶熟,且为山僧更少留。
岸草绵绵一叶舟,野烟开尽水光浮。
寺连野竹微茫见,溪出寒山自在流。
愁里诗情随浩渺,鸟边春梦入钩辀。
泉嘶石鼎新茶熟,且为山僧更少留。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村风光图。开篇“岸草绵绵一叶舟,野烟开尽水光浮”两句,通过对岸边柔软草地和远处水面波光的细腻描写,营造出一种宁静、恬淡的田园诗意。接下来的“寺连野竹微茫见,溪出寒山自在流”则以寺庙与野竹相连,溪流自如地从幽深的冷清山中流淌,增添了一种超然物外、悠闲自得的情趣。
诗人通过“愁里诗情随浩渺,鸟边春梦入钩辀”两句,表达了自己的诗意与自然景观的交融,同时也流露出一丝淡淡的忧伤和对远方的向往。最后,“泉嘶石鼎新茶熟,且为山僧更少留”则是诗人在山中品茶的闲情,以及对山中僧人的关怀之情。
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幽深,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和个人情感的流露,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向往,以及一种超脱尘世、寄情山水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