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纸裁成扇,轻摇满袖风。
几层随折叠,一握妙玲珑。
舒卷从心里,炎凉识面中。
倦余帆欲卸,飘处树应同。
逸少纵横健,维摩点缀工。
此君真不俗,骨相俱神通。
白纸裁成扇,轻摇满袖风。
几层随折叠,一握妙玲珑。
舒卷从心里,炎凉识面中。
倦余帆欲卸,飘处树应同。
逸少纵横健,维摩点缀工。
此君真不俗,骨相俱神通。
这首《赋得折扇》由清代诗人朱晓琴所作,以折扇为题,描绘了折扇的轻盈与灵动,以及它在炎凉世界中的角色与象征意义。
首句“白纸裁成扇,轻摇满袖风”,开篇即点明主题,将折扇比喻为用白纸裁剪而成,轻巧地摇动时能带来满袖的微风,形象地展现了折扇的轻盈与实用。
“几层随折叠,一握妙玲珑”两句,进一步描述了折扇的折叠与握持之妙,层层叠叠的扇面在折叠时展现出玲珑剔透的美感,而轻轻一握间,又能感受到其中蕴含的精巧技艺。
“舒卷从心里,炎凉识面中”则揭示了折扇不仅仅是物理上的工具,更是一种心灵的寄托,能够随着使用者的心情舒展或收卷,感知外界的温度变化,寓意着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倦余帆欲卸,飘处树应同”这两句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将折扇比作疲惫时卸下的帆,随风飘荡时仿佛与周围的树木一同舞动,表达了折扇在生活中的陪伴与慰藉作用。
“逸少纵横健,维摩点缀工”通过引用历史人物王羲之(逸少)和维摩诘的典故,赞美了折扇设计与制作的高超技艺,如同古代文人墨客的书法与绘画一样,充满了艺术的魅力。
最后,“此君真不俗,骨相俱神通”一句,将折扇提升到“此君”的高度,意指它不仅是一件日常用品,更具有非凡的气质与内涵,其设计与使用都透露出一种超凡脱俗的韵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折扇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折扇的实用价值与美学特征,还赋予了其深刻的文化与哲学意义,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细节的敏锐观察与独到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