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岭行踪远,东归定几年。
破头山下寺,断臂雪中禅。
乞食依蛮店,焚香上客船。
匡庐僧院在,门闭虎溪泉。
桂岭行踪远,东归定几年。
破头山下寺,断臂雪中禅。
乞食依蛮店,焚香上客船。
匡庐僧院在,门闭虎溪泉。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离别故土,踏上遥远旅程的场景。首句“桂岭行踪远”点明了僧人的行迹远离家乡,隐喻着心灵的探索之旅。接着“东归定几年”,既是对未知旅程时间的不确定表达,也暗含着对回归精神家园的期待。
“破头山下寺,断臂雪中禅。”这两句通过具体的地点和情境,展现了僧人修行的艰苦与坚定。破头山暗示环境的险恶,而雪中禅则强调了修行者不畏艰难的精神。破头山下的寺庙与断臂雪中的禅坐,共同构成了一幅坚韧修行的画面。
“乞食依蛮店,焚香上客船。”这两句描绘了僧人在旅途中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以及对远方的向往。乞食象征着僧人遵循传统戒律,依靠施舍生活;而焚香上客船,则体现了他对继续前行、探索未知世界的决心。
最后,“匡庐僧院在,门闭虎溪泉。”以匡庐(庐山)的僧院作为归宿的象征,表达了僧人虽身在旅途,心却始终向着精神的故乡。门闭虎溪泉,既是对僧人内心宁静的描绘,也是对旅程结束时内心平静状态的预示。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僧人离乡背井、修行求道的描述,展现了其坚定的信仰、不屈的精神以及对理想境界的不懈追求。
月黑见旄头,芒角渐西向。
八月边草黄,胡人马初壮。
无奈我兵雄,方为汉偏将。
尝闻登坛人,亦未免得丧。
得为凯歌还,铙鼓喧亭障。
千蹄使椎牛,百瓮令设醠。
丧乃军之羞,节制由处上。
进退从其呼,何能求必当。
二事非己专,愿思古挟纩。
疏凿近东城,萧森万物荣。
美花移旧本,黄鸟发新声。
曲阁池傍起,长桥柳外横。
河浑远波涨,雨急断虹明。
云与危台接,风当广厦清。
朱鬐看自跃,翠柏种初生。
香草犹能识,山苗未得名。
南峰及西岭,常共酒杯平。
谁道江南暖,新春见雪飞。
鸥来亲客艇,花乱上人衣。
古郡地偏寂,野窗寒入微。
戴家人不远,欲去未能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