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懒虱不除,了饮发任乱。
许由羡栖岩,子房轻佐汉。
逸躅托云霞,浮荣判冰炭。
徘徊顾日影,绝矣广陵散。
疏懒虱不除,了饮发任乱。
许由羡栖岩,子房轻佐汉。
逸躅托云霞,浮荣判冰炭。
徘徊顾日影,绝矣广陵散。
此诗描绘了一位隐士嵇康的形象,通过“疏懒虱不除,了饮发任乱”两句,展现了嵇康的放浪形骸、不拘小节的生活态度。接下来,“许由羡栖岩,子房轻佐汉”两句,运用典故,将嵇康与古代的隐士许由和功臣张良相比较,进一步凸显了嵇康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功名的淡泊。
“逸躅托云霞,浮荣判冰炭”两句,用“云霞”和“冰炭”对比,表达了嵇康追求精神上的自由与超越,对于世间的虚名浮利不屑一顾的态度。“徘徊顾日影,绝矣广陵散”则描绘了嵇康在日暮时分,面对即将逝去的生命,仿佛在回味着自己一生的音乐作品《广陵散》,暗示了他对艺术和生命的深刻理解与感悟。
整首诗通过对嵇康形象的刻画,展现了其独特的个性和生活哲学,以及对自由、艺术和生命价值的追求,体现了诗人对嵇康及其所代表的隐逸文化的高度赞赏。
淮上惊波欲去难,更逢春雪下云端。
思君一夜如千里,手把琼枝不奈寒。
西风吹我上层楼,千载兴亡逝水流。
数点鸦归江浦晚,一声雁过塞垣秋。
西山排闼来,周遭自环翠。
俗眼少见之,一览忘世味。
平生三径心,盍早赋归计。
纵落尘土居,不与草木敝。
公馀事幽寻,清风拂衣袂。
最喜轩中人,所挹多爽气。
蓬蒿天地宽,万境发诗思。
白云未能閒,时出过窗几。
檐雨听夜语,池草生春媚。
山灵若相知,好风为裂眦。
馀光虽力挽,回次那得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