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疆青海奠神功,万国衣冠拜宅中。
乌弋不庭筹北伐,黄支受吏验东风。
射雕虏遁蛮云黑,牧马人稀塞草红。
忍听遗民谈盛事,外攘颇牧内文翁。
回疆青海奠神功,万国衣冠拜宅中。
乌弋不庭筹北伐,黄支受吏验东风。
射雕虏遁蛮云黑,牧马人稀塞草红。
忍听遗民谈盛事,外攘颇牧内文翁。
这首诗《秋兴八首(其七)》由清代末年至近现代初的诗人曹家达所作。诗中描绘了边疆稳固、国家强盛的景象,以及对外抵御侵略、对内推行教化的治国理念。
首句“回疆青海奠神功”,开篇即点明边疆稳固,青海作为战略要地,巩固了国家的安全,奠定了稳固的基业。接着,“万国衣冠拜宅中”一句,形象地描绘了四方来朝的情景,展现了国家的威严和吸引力,象征着国家的繁荣与强大。
“乌弋不庭筹北伐,黄支受吏验东风”两句,进一步阐述了国家对外的军事策略和治理措施。通过北伐和对黄支的管理,显示了国家在军事和外交上的决心和能力,同时也体现了对边疆地区的有效控制和治理。
“射雕虏遁蛮云黑,牧马人稀塞草红”描绘了一幅边疆安宁、人民安居乐业的画面。射雕象征着对敌人的打击,虏遁表明敌人被驱逐,蛮云黑则暗示了边境的平静;牧马人稀、塞草红则展示了边疆的和平景象,人们在草原上自由地放牧,草色红艳,生机勃勃。
最后,“忍听遗民谈盛事,外攘颇牧内文翁”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强盛的自豪之情,同时也提醒人们不要忘记历史的教训,既要对外抵御侵略,也要注重内部的教育和文化发展,使国家长治久安。
整首诗以壮丽的边疆景象为背景,展现了国家的强盛与繁荣,以及内外兼修的治国理念,充满了对国家未来的美好愿景。
海天旱久气如火,禾苗颗粒未入土。
广文策马自廉阳,带得沧波作甘雨。
岩居老子鬓如雪,对雨开樽红映颊。
寻当闲拥一天愁,洗向轩楹尽消灭。
先生之化时雨若,能沃荄萌润硗埆。
养就长材作栋梁,遗落犹堪备榱桷。
有才莫叹长淹滞,丰剑斗间腾紫气。
他年一跃际风云,桓桓骢马人争避。
榄潭东下溪流恶,恶滩自古传蓬辣。
平澎百里闻鍧雷,怪石谽谺剑相搏。
百夫推挽仆且僵,仓黄急唤黄头郎。
须臾修绠忽中绝,一落千丈魂飞扬。
蛟螭磷磷齧舟碎,命如蚶蚬遭沸汤。
呜呼,命如蚶蚬遭沸汤,君欲南征殊莫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