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来风日正宜人,山色湖光淡淡分。
象外烟霞闲处得,仙家鸡犬静中闻。
空虚法界依双树,流浪尘踪付片云。
寄语山灵非逋客,相过何必更移文。
重来风日正宜人,山色湖光淡淡分。
象外烟霞闲处得,仙家鸡犬静中闻。
空虚法界依双树,流浪尘踪付片云。
寄语山灵非逋客,相过何必更移文。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独自游览上方山时所见的自然美景与内心感悟。首句“重来风日正宜人”,点明了再次造访此地的愉悦心情,以及适宜的天气条件。接着,“山色湖光淡淡分”一句,以淡雅之笔勾勒出山水交融的和谐画面,展现出一种宁静而悠远的意境。
“象外烟霞闲处得,仙家鸡犬静中闻”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这种超脱尘世的氛围。诗人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感受到烟霞之外的宁静与自由,鸡犬之声在寂静中显得格外清晰,增添了神秘与和谐的色彩。
“空虚法界依双树,流浪尘踪付片云”则表达了诗人对宇宙真理的追求和对世间事物的淡泊态度。在双树的映衬下,空虚的法界得以体现,而尘世的足迹则被轻盈的云朵带走,寓意着对世俗的超越与解脱。
最后,“寄语山灵非逋客,相过何必更移文”两句,诗人以对话的形式,向山灵表达了自己的心意,既非逃避者,也无需通过文字交流,体现了与自然界的和谐共处与心灵的契合。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深刻感悟,展现了诗人超然物外、追求精神自由的心境,以及与自然界的和谐共生关系。
出郭寻禅者,联吟赓寒山。
如风发万籁,风止籁亦还。
清响动春潮,激石相回环。
对此离世踪,静我物外颜。
伐筱护笋稚,出生施鱼蛮。
一空有为迹,沉冥水石间。
机锋忽迸触,水流云自閒。
更唱再三和,林幽鸟关关。
玄言谁见赏,惟有刘与殷。
临渊坐忘筌,兹意问垂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