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能得几朝晴,风雨消磨一半春。
野路溪亭却自好,惜芳定可属词人。
今年能得几朝晴,风雨消磨一半春。
野路溪亭却自好,惜芳定可属词人。
这首诗《春思(其二)》由宋代诗人韩淲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景象与诗人的情感。
首句“今年能得几朝晴”,开篇即以疑问的语气表达了对春日晴朗天气的期待与珍惜,暗示了春日多雨的现实情况。接着,“风雨消磨一半春”一句,形象地描绘了春日因风雨侵袭而失去大半的美好景象,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和无奈。
“野路溪亭却自好”转而描写在风雨中,野外的小路和溪边的亭子依然保持着它们独特的美丽,展现出自然界的坚韧与宁静之美。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也暗含着诗人对生活中的美好事物不因外界环境的改变而消失的感慨。
最后一句“惜芳定可属词人”则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美景的珍惜之情,同时也暗示了这些美好的景象是值得被文人墨客歌颂和记录的。这句话既是对春天美景的赞美,也是对诗歌艺术价值的肯定,体现了诗人对文学创作的重视和热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春日景象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珍惜,以及对生活美好瞬间的敏感捕捉,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情感世界和对文学艺术的深刻理解。
与君兄弟匡岭故,与君相逢扬子渡。
白浪南分吴塞云,绿杨深入隋宫路。
隋家文物今虽改,舞馆歌台基尚在。
炀帝陵边草木深,汴河流水空归海。
古今悠悠人自别,此地繁华终未歇。
大道青楼夹翠烟,琼墀绣帐开明月。
与君一言两相许,外舍形骸中尔女。
扬州歌酒不可追,洛神映箔湘妃语。
白马黄金为身置,谁能独羡他人醉。
暂到香炉一夕间,能展愁眉百世事。
君看白日光如箭,一度别来颜色变。
早谋侯印佩腰间,莫遣看花鬓如霰。
偶与樵人熟,春残日日来。
依岗寻紫蕨,挽树得青梅。
燕静衔泥起,蜂喧抱蕊回。
嫩茶重搅绿,新酒略炊醅。
漠漠蚕生纸,涓涓水弄苔。
丁香政堪结,留步小庭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