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史皆明造化功,清江不与会稽同。
古今吟咏多高致,岂必林家香影中。
画史皆明造化功,清江不与会稽同。
古今吟咏多高致,岂必林家香影中。
此诗《奉和澹庵少保题梅花韵(其三)》由明代诗人杨士奇所作,通过“画史皆明造化功,清江不与会稽同”两句,巧妙地将自然界的造物之美与艺术创作相联系,强调了自然与艺术之间的相互启发与映照。接下来,“古今吟咏多高致,岂必林家香影中”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指出无论古今,高雅的诗文创作并不局限于某一特定的场景或对象,如林家的梅花,而是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每一个角落,以及人类心灵的深处。
整首诗以梅花为题,却不限于描绘梅花本身,而是借梅花这一意象,探讨了艺术创作与自然世界的关系,以及高雅诗文的普遍性与多样性。杨士奇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以及对艺术创作自由性和广泛性的肯定,体现了他对艺术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深刻理解。
相见释褐初,交情何欢洽。
论文玉堂夜,联镳试春祫。
参商十载来,馀韵不可押。
人生本无期,世路多险狭。
讵意今日会,盘羞间蔬甲。
秋菊馥当筵,把玩笑相狎。
努力及良辰,斗酒同一呷。
花枝枯复荣,头白堪再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