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苔钱》
《苔钱》全文
宋 / 叶岂潜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豪]韵

青钱点点浮鹅眼,绿毯鳞鳞织翠毛。

聚散因风翻覆手,池塘犹喜没惊涛。

(0)
翻译
青绿色的铜钱般水藻漂浮在水面,像鹅的眼睛
碧绿的荷叶如编织的翠绿色毛毯
注释
青钱:形容水面上的青绿色水藻。
浮鹅眼:比喻水藻密集如同鹅的眼睛。
绿毯:指荷叶。
鳞鳞:形容荷叶密密麻麻的样子。
织翠毛:比喻荷叶紧密排列仿佛编织出翠绿色的毛毯。
聚散:指水藻随风飘动聚拢或散开。
翻覆手:形容变化无常,像人的手翻转一样。
池塘:指荷塘。
没惊涛:即使有大浪也未使池塘受到惊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荷塘景象,通过精妙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之美。

“青钱点点浮鹅眼”中的“青钱”指的是荷叶形似古代铜钱,色泽为翠绿色的圆形。这里把荷叶比喻成“鹅眼”,既传达了荷叶的大小,也形象地表达了其在水面上的分布状。“点点”则传递出荷叶稀疏而有序的布局,给人以生机勃勃之感。

“绿毯鳞鳞织翠毛”进一步描绘了荷塘的景象。这里将荷叶比作“绿毯”,强调其覆盖水面如同丝织品一般密布且富有层次感。“鳞鳞织翠毛”则是对荷叶细部的刻画,形容其边缘锋利且色泽鲜明,如同精致的织物。

“聚散因风翻覆手”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中事物变化无常的感慨。这里把水中的荷叶聚合与分散比喻成掌控在一只看不见的手中,强调了自然力(如风)对景象影响的力量。

最后,“池塘犹喜没惊涛”表达了诗人面对这平和而又略带变化的荷塘景观时所感到的欣悦之情。即便是微小的波动也不会使其不安,反而增添了一份生动的韵味。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精巧的比喻手法,展现了诗人对生命力的赞美,以及在平淡中寻找喜悦的生活态度。

作者介绍

叶岂潜
朝代:宋

叶岂潜,字潜仲,金华(今属浙江)人。尝佐广西转运司幕。事见清光绪《金华府志》卷九。今录诗三首。
猜你喜欢

出关

忘却看花上帝都,出关犹记佩兵符。

龙归古寺云初定,鸟落寒滩水半枯。

万古文章关气运,十年风雪老头颅。

凭将翠管三千牍,换取黄柑二百株。

(0)

虹县九日登五女冢五首·其四

老去佳辰得几逢,登临此会叹匆匆。

云来汴水波光白,日落屏山树杪红。

抱病独怜贫子美,休官惟羡老陶翁。

遥知弟妹家山里,几向天涯倚断鸿。

(0)

复虹县颜徵士景明

三淮北岸凉威早,六月秋风动虹亭。

公馆簿书长衮衮,汴堤杨柳自青青。

愁销楚客文鸳绮,梦返秦仙彩凤翎。

今雨襟期又云旷,暮云遥隔少微星。

(0)

投赠山东何方伯三首·其一

碧落初看王气清,丹山喜见凤凰鸣。

分符出镇留遗爱,赐第荣归荷圣情。

李绩忠贞明日月,窦融勋烈著丹青。

白头风度浑如昨,尚可登庸佐太平。

(0)

阻风雷港

秋霜夜落南港沙,丹枫柿叶如春花。

江豚风应九月节,浦口猎猎吹蒹葭。

柁公移船出沙尾,蒲帆逆风不得使。

斗鸣双橹助咿哑,雁应中流水声起。

白头浪里龙气腥,三日不到舒州城。

拢船把酒酹河伯,为问澒涌何当平。

九华山色长自好,行人一见一回老。

(0)

赠端孝思

端郎白皙如冠玉,葩辞丽藻撑满腹。

生来未作九品官,声价蚤已惊流俗。

阿翁旧日尚书郎,出领方镇专衡湘。

掖垣休暇会宾客,冠带楚楚盈华堂。

怜君三十犹未娶,却向穷檐守章句。

纷华满目何足云,昔者炎门今不遇。

杨花三月石城西,翠袖红裙满大堤。

良辰欢笑暂行乐,永夜索寞犹孤栖。

兴来呼酒秦淮屋,宣州雪梨如碧玉。

坐中北客为燕歌,歌得前朝数般曲。

看君颜面人中英,暂时逊缩非避名。

凤雏未必老丹穴,谢安亦岂忘苍生。

玉堂学士龙门叟,日日谈君不容口。

振翮青云谅匪遥,与君且尽杯中酒。

(0)
诗词分类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诗人
孙承宗 谢安 江湜 牛希济 杨坚 章楶 卢思道 虞世基 东方朔 杜光庭 王景 李公麟 沈晦 金圣叹 孙道绚 高凤翰 白行简 苏味道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