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长儿韵语·其七》
《寄长儿韵语·其七》全文
明 / 杨士奇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明达之人无厚业,但求足给免寒饥。

田多税重后来累,绊子缠孙今未知。

(0)
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明达之人与普通百姓的生活境遇,表达了对社会不公和后代负担的忧虑。

首句“明达之人无厚业”,点出明达之人的特点——他们虽不拥有丰厚的产业,却能洞察世事,通晓道理。接着,“但求足给免寒饥”进一步描绘了他们的生活态度,即满足于基本的生活需求,避免寒冷与饥饿,体现了简朴而知足的生活哲学。

“田多税重后来累”,揭示了社会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土地多而税收重,这不仅加重了农民的负担,也预示着未来的困难。这里的“后来累”暗示了这种沉重的税收会成为子孙后代的负担,反映了作者对社会不平等现象的深切忧虑。

最后一句“绊子缠孙今未知”,以形象的语言表达了对子孙未来可能面临的困境的担忧。绊子在这里象征着束缚和阻碍,暗示着当前的不公和负担可能会在未来的世代中继续存在,形成一种难以摆脱的循环。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简洁而富有深意的语言,表达了对社会公正、减轻人民负担以及关注后代福祉的深切关怀,展现了作者的人文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作者介绍
杨士奇

杨士奇
朝代:明   字:士奇   号:东里   籍贯:江西泰和(今江西泰和县澄江镇)   生辰:1366~1444

杨士奇(1366~1444),明代大臣、学者,名寓,字士奇,以字行,号东里,谥文贞,汉族,江西泰和(今江西泰和县澄江镇)人。官至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历五朝,在内阁为辅臣四十余年,首辅二十一年。与杨荣、杨溥同辅政,并称“三杨”,因其居地所处,时人称之为“西杨”。“三杨”中,杨士奇以“学行”见长,先后担任《明太宗实录》、《明仁宗实录》、《明宣宗实录》总裁。 
猜你喜欢

送刘司训迁合江掌教且便道还万安

秋声入井梧,凉气生高竹。

欲别此先生,稍烦我心曲。

光风久在闽,化雨将行蜀。

归去近重阳,清樽还对菊。

(0)

祭毕还宿昌平

烛影瑶斋寂,人声出翠微。

风吹陵柏转,月照祀臣归。

山海从龙蛰,云沙信马飞。

鸡鸣寻旧馆,假寐待朝晖。

(0)

陪祀诸陵晚发昌平二首·其二

蟠龙流水地,臣仆喜追奔。

神岭森如画,斋庐远似村。

舆图抚幽朔,弓剑忆轩辕。

谁识茂陵树,犹存未报恩。

(0)

秋日閒居

凉风起西北,出郭吹衣裳。

一水晓光澹,群山秋霭苍。

送客远行迈,于此集华觞。

悠悠独来归,山水意空长。

(0)

柴埠津

一声两声牛背笛,三只四只渔人舟。

江村风景描难就,倚杖閒行古渡头。

(0)

赠程侃

武夷之山信奇绝,幢节森罗屏障列。

清溪九曲绕山流,膏黛澄凝罗带摺。

神仙炼药须名山,遗蜕往往留山间。

洞门石扇瞰幽壑,丹梯百丈谁能攀。

我家去山才咫尺,屡阅图经常叹息。

何时一叶泛扁舟,历览烟霞访仙迹。

生今从仕闽关头,兹山应得时时游。

沿流击楫棹讴发,可藉胜境消閒愁。

山中闻说多瑶草,采服令人却衰老。

若得红颜生羽翰,世上浮沈何足道。

(0)
诗词分类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诗人
何承天 杨孚 徐安贞 刘细君 吉中孚 苏涣 陈尧咨 苏佑 李绂 黄绍箕 陈叔达 关盼盼 赵顼 李忱 刘义隆 鲍寿孙 窦叔向 刘伶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