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上钟山万虑消,虚空楼阁翠岧峣。
金陵郁郁帝王宅,天堑悠悠南北朝。
月满石城秋似水,风高淮浦夜生潮。
未应便作乘芦去,且听仙人碧玉箫。
一上钟山万虑消,虚空楼阁翠岧峣。
金陵郁郁帝王宅,天堑悠悠南北朝。
月满石城秋似水,风高淮浦夜生潮。
未应便作乘芦去,且听仙人碧玉箫。
这首元代诗人黄镇成的《用鹫峰师韵送涧泉上人游方十首(其七)钟山》描绘了钟山的壮丽景色和诗人的情感寄托。首句“一上钟山万虑消”表达了登上钟山后内心的宁静与解脱,仿佛将世间忧虑抛诸脑后。接下来,“虚空楼阁翠岧峣”以楼阁比喻山势,形象地写出山峰的高耸入云,翠色欲滴。
“金陵郁郁帝王宅,天堑悠悠南北朝”两句,借古都金陵(南京)的历史底蕴,暗示了钟山作为历代帝王居所的厚重历史感,以及长江天堑(天堑指长江,南北朝时期是南北对峙的重要地理分界线)所蕴含的沧桑变迁。
“月满石城秋似水,风高淮浦夜生潮”通过描绘秋夜月色下的石城和淮浦江潮,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意境,寓言着涧泉上人的游历将如同这秋水长天般自由无拘。
最后,“未应便作乘芦去,且听仙人碧玉箫”表达了诗人对涧泉上人离去的不舍,同时也寄寓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仙道的隐逸之情,希望他能暂且停留,欣赏自然之美,聆听仙乐。
整首诗以景抒情,寓言深刻,展现了钟山的秀美风光和诗人对友人悠然心境的祝愿。
日入不遑息,驱车更之东。
回蹊出蒙密,解袂迎长风。
风从何许来,历历江南钟。
顿辔阿兰若,虚庭月正中。
流萤逗深竹,白鸟巢青松。
华灯耿翠箔,瑶花擢春丛。
绝境美清夜,恍非尘界逢。
惜无一樽酒,幸与之子同。
明发即南北,浮生两飞蓬。
当年贤守令,载酒沔南游。
凉月呈新霁,明湖涵素秋。
郎官夏口使,仙客夜郎囚。
促膝青螭舫,连觞紫绮裘。
高驩随雨散,馀躅想风流。
芳草失青履,沧波浮白鸥。
江吞百顷尽,石刻一篇留。
宜有沈碑者,前怀陵谷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