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感怀诗二章·其一》
《感怀诗二章·其一》全文
唐 / 韩熙载   形式: 古风

仆本江北人,今作江南客。

再去江北游,举目无相识。

金风吹我寒,秋月为谁白。

不如归去来,江南有人忆。

(0)
注释
仆本:我本来。
江北:长江以北。
今作:现在成为。
江南客:江南的客人。
再去:再次前往。
江北游:到江北游玩。
举目:抬头看。
无相识:没有认识的人。
金风:秋风。
我寒:使我感到寒冷。
秋月:秋天的月亮。
为谁白:为谁而明亮。
不如:不如。
归去来:回去吧。
江南有人忆:江南有人在想念我。
翻译
我本来是江北的人,如今成了江南的旅人。
如果再去江北游玩,环顾四周没有一个熟识的脸庞。
秋风如金,却吹来阵阵寒意,明亮的秋月为谁而皎洁?
还是回家吧,江南有人在思念我。
鉴赏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故土的思念和对亲朋好友的怀念之情。诗中的“我”是一个江北人,现如流寓在江南,身份变成了客居者。诗人表达了再次回到江北,却发现已经没有熟悉的面孔,这种感觉让他感到十分孤独和陌生。

“金风吹我寒,秋月为谁白”这两句,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内心的凄凉与寂寞。金风指的是清冷的秋风,而秋月则是明亮而又孤独的夜晚。这里,诗人借助自然景物来抒发自己的情感,表达了一种无处安放的心境。

最后两句“不如归去来,江南有人忆”则是诗人的自我安慰,或许是对现实的某种逃避。诗人认为,与其在外面临孤独和陌生,不如回到熟悉的地方,因为那里还有记得他的朋友或亲人。这也反映了诗人对故土、对亲情的深切眷恋。

整首诗通过对比现实与过去,表达了一种时光流逝、物是人非的无常感,同时也是对远方家乡和亲人的深深思念。

作者介绍
韩熙载

韩熙载
朝代:唐   字:叔言   籍贯:其先为南阳(今属河南)   生辰:902年—970年8月31日

韩熙载(902年—970年8月31日),字叔言,其先为南阳(今属河南)人,后家于齐,遂为潍州北海(今山东潍坊)人。五代十国南唐时名臣、文学家。后唐同光四年(926年)进士及第。开宝三年(970年)卒,年六十九,赠右仆射、同平章事,谥文靖。韩熙载高才博学,又精音律,善书画。为文长于碑碣,颇有文名,当时求其为文章碑表者甚多。其所作制诰典雅,人称“有元和之风”,与徐铉并称“韩徐”。江左称其为“韩夫子”,时人谓之为“神仙中人”。其所撰诗文颇多。有《韩熙载集》5卷、《格言》5卷等,今皆佚。《全唐诗》存诗5首,《全唐
猜你喜欢

月篷轩

轩居窄窄小于舟,窗户虚明瞰碧流。

月色正圆思载酒,波光难定懒垂钩。

不忧平地风波起,最喜近人星汉浮。

无限沧洲烟水趣,谪仙何必跨鲸游。

(0)

潼川驿宰潘君复任持卷求诗

三年传舍官如旧,来往追随不厌频。

扫径惯迎天上客,折梅长寄陇头人。

驿楼树暗淮烟晓,官棹花明楚水春。

待我南归重经过,索茶呼酒莫相嗔。

(0)

味易斋为周叔训赋

厚味人所嗜,子独味于道。

味道夫如何,羲经日穷讨。

大而天地外,细则秋毫杪。

所遇各有味,咀嚼期了了。

至味不可言,惟应自知好。

非苦亦非甘,忘饥复忘饱。

澹泊养吾神,泰和沃吾抱。

长年味斯味,兀兀不知老。

掩卷坐忘言,见此庭前草。

晴光宿雨收,远色连天杳。

咄彼刍豢徒,胡为养其小。

(0)

杂诗

秋旦露气白,初阳淡无晖。

群鸡正乱叫,栖禽犹倦飞。

我行适中野,踯躅烟路微。

苍莽荆棘深,零露沾裳衣。

去去既寡欢,恻恻中心违。

素志谅难易,知音古尤稀。

侧身复惆怅,拂旦吾当归。

(0)

寄史行可·其一

八行传家盛有人,科名青紫不如君。

契囊错落倾珠斗,使节光华拂锦云。

贾谊有名传洛下,王通随意教河汾。

不才亦有田园兴,儗共携樽醉夕曛。

(0)

和韵奉答金郡公仲和太守父也·其一

貂蝉七世仰华宗,千里南来识郡公。

庾亮许令延夜月,光庭容得坐春风。

花边雅戏欢娱洽,竹里行庖燕笑同。

厚德在人须有报,广文莫道锦囊空。

(0)
诗词分类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诗人
邓云霄 朱熹 黄庭坚 顾璘 李白 顾清 方回 丘逢甲 周紫芝 杨士奇 李梦阳 张耒 陈造 王十朋 王夫之 苏辙 杨慎 王安石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