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味易斋为周叔训赋》
《味易斋为周叔训赋》全文
明 / 王绂   形式: 古风

厚味人所嗜,子独味于道。

味道夫如何,羲经日穷讨。

大而天地外,细则秋毫杪。

所遇各有味,咀嚼期了了。

至味不可言,惟应自知好。

非苦亦非甘,忘饥复忘饱。

澹泊养吾神,泰和沃吾抱。

长年味斯味,兀兀不知老。

掩卷坐忘言,见此庭前草。

晴光宿雨收,远色连天杳。

咄彼刍豢徒,胡为养其小。

(0)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王绂创作,题为《味易斋为周叔训赋》。诗中以“厚味”开篇,引出对“道”的独特品味与追求。诗人认为,品味之道不仅在于物质的丰富与满足,更在于精神层面的深刻理解与领悟。

诗中提到“大而天地外,细则秋毫杪”,表达了品味之道既宏大又细微,既关乎宇宙万物,也涉及个人感知的极致。接着,“所遇各有味,咀嚼期了了”则强调了在生活中的每一个瞬间,都有值得品味之处,重要的是用心去体验与理解。

“至味不可言,惟应自知好”一句,点明了真正的美味难以用言语表达,只能通过个人的内心感受来体会。这种美味并非简单的苦或甜,而是能让人忘记饥饿与饱足,达到心灵的宁静与满足。

“澹泊养吾神,泰和沃吾抱”进一步阐述了品味之道对于精神修养的重要性,通过淡泊名利,内心得到平和,从而滋养心灵,增强内心的包容与和谐。

最后,“长年味斯味,兀兀不知老”表达了长期沉浸在品味之道中的乐趣,以至于忘记了时间的流逝,体现了这种追求的持久与深远。

“掩卷坐忘言,见此庭前草”则是诗人通过阅读后的感悟,仿佛与自然融为一体,庭前的草木皆成为品味的对象,进一步深化了对品味之道的理解与体验。

整首诗以“味”为核心,探讨了品味之道的内涵与价值,以及它对个人精神世界的影响,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考与独特的审美情趣。

作者介绍
王绂

王绂
朝代:明

王绂, 明初大画家,擅长山水,尤精枯木竹石,画竹兼收北宋以来各名家之长,具有挥洒自如、纵横飘逸、清翠挺劲的独特风格,人称他的墨竹是“明朝第一”。永乐元年(1403年)开始参与编纂《永乐大典》。永乐十年拜中书舍人,派往北京,从事迁都的筹备工作。永乐十一年、十二年,两次随明成祖朱棣北巡,期间创作著名的《燕京八景图》。他绘画擅长山水,尤精枯木竹石。其山水画兼有王蒙郁苍的风格和倪瓒旷远的意境,对吴门画派的山水画有一定影响。但他不肯轻作山水画,故后人有“舍人风度冠时流,笔底江山不易求”的诗句。
猜你喜欢

燕归梁

风柳摇丝花缠枝。满目韶辉。离鸿过尽百劳飞。

都不似、燕来归。旧来王谢堂前地,情分独依依。

画梁雕拱启朱扉。看双舞、羽人衣。

(0)

清平乐·其二杨侯书院闻酒所奏乐

油幢画戟。玉铉调春色。勋阀诸郎俱第一。

风流前辈敌。玉人双鞚华□。翠云深处消摇。

有客留君东阁,时闻风下笙箫。

(0)

水调歌头.送刘恭父趋朝

鳌禁辍颇牧,熊轼赖龚黄。

一时林莽千险,蜂午要驱攘。

金版六韬初试,烟敛山空野迥,低草见牛羊。

旒纩释南顾,戈甲濯银潢。玉书下,褒懿绩,促曹装。

帝宸天近,红旆东去带朝阳。

归辅五云丹陛,回首楚楼千里,遗爱满潇湘。

应记依刘客,曾此奉离觞。

(0)

绝句六十四首·其二十一

月才天际半轮明,早有龙吟虎啸声。

便好用心修二八,一时辰内管丹成。

(0)

视旱田赋呈上元簿杨明卿

轮蹄旦旦风尘表,入眼群山青未了。

刺藤迎日子先红,荞麦得霜花渐老。

丛祠诡怪画村疃,古寺骞腾出林杪。

征衫多次逐飞鸢,下担有时随宿鸟。

初晴得去恨迟迟,独夜不眠忧悄悄。

公如老骥暂伏枥,我类游鳞终屈沼。

一朝王事有期会,百里民情同探讨。

详于禹贡辨等级,明似离娄烛幽眇。

高依丘垄或微收,低近陂塘翻尽槁。

凶荒有数合均一,报应于中又分晓。

不能究实害非浅,傥使从宽恩岂小。

兹行到处欲春风,批放莫教分数少。

(0)

登山望海四首·其二

仕宦此身漫尔,功名已老茫然。

山鸟不须惊客,相亲此复穷年。

(0)
诗词分类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诗人
邵式平 陶铸 姚雪垠 钱俊瑞 马少波 杜宣 萧红 俞平伯 黄兴 陈独秀 刘少奇 光绪 爱新觉罗·福临 蒋彝 诸葛亮 郦道元 杨於陵 陈封怀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