貂蝉七世仰华宗,千里南来识郡公。
庾亮许令延夜月,光庭容得坐春风。
花边雅戏欢娱洽,竹里行庖燕笑同。
厚德在人须有报,广文莫道锦囊空。
貂蝉七世仰华宗,千里南来识郡公。
庾亮许令延夜月,光庭容得坐春风。
花边雅戏欢娱洽,竹里行庖燕笑同。
厚德在人须有报,广文莫道锦囊空。
这首诗以“和韵奉答金郡公仲和太守父也”为题,由明代诗人郑真所作。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与典故,展现了深厚的人情味与高雅的情趣。
首联“貂蝉七世仰华宗,千里南来识郡公”,开篇即以“貂蝉”这一古代美女的典故,隐喻金郡公的尊贵身份,同时表达了对金郡公的敬仰之情。接着,“千里南来识郡公”则描绘出金郡公远道而来的情景,凸显其威望与影响力。
颔联“庾亮许令延夜月,光庭容得坐春风”,引用了庾亮与许令的故事,通过“夜月”与“春风”的意象,营造出一种温馨和谐的氛围,象征着金郡公与郑真的友谊深厚,如同月夜之静谧与春日之温暖。
颈联“花边雅戏欢娱洽,竹里行庖燕笑同”,进一步描绘了聚会时的欢乐场景。花边的雅戏,竹林中的宴席,以及众人共享的笑声,都体现了聚会的融洽与愉悦,同时也暗示了金郡公与郑真之间深厚的友情。
尾联“厚德在人须有报,广文莫道锦囊空”,表达了对金郡公品德高尚的赞美,并期待能有所回报。同时,也鼓励金郡公不要因锦囊(可能指礼物或礼物袋)空虚而感到遗憾,暗含了对金郡公慷慨与好客精神的赞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与典故,展现了诗人对金郡公的敬仰与赞美,同时也表达了深厚的友情与美好的祝愿。
皦皦三春晖,万汇均煦育。
深恩类母慈,拊畜还顾复。
所以纯孝人,名堂表衷曲。
堂前树芳萱,堂后种慈竹。
顾惟寸草心,效报将安足。
春酒泛朝霞,彩衣炫晴旭。
百年爱日诚,葵藿信同欲。
太史行采诗,凯风篇再续。
水落山溪路可通,惜无佳客为谈空。
气吞湖海文尤壮,胸满乾坤道不穷。
家少黄金单嗜酒,愁添白发欲成翁。
冰壶冻损寒梅蕊,自向茅檐待日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