握中一寸毫,宝匣百鍊金。
鉴貌不鉴道,写形宁写心。
古人固不识,今人或所钦。
依然见其质,俨尔恨无音。
子诚丹青妙,巧夺造化深。
妍媸必尽得,幻妄恐交侵。
握中一寸毫,宝匣百鍊金。
鉴貌不鉴道,写形宁写心。
古人固不识,今人或所钦。
依然见其质,俨尔恨无音。
子诚丹青妙,巧夺造化深。
妍媸必尽得,幻妄恐交侵。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所作的《传神悦躬上人》,主要通过对手中之物——一寸毫笔的描绘,表达了对艺术创作的深刻见解。诗人首先赞美了笔的珍贵,它是经过百炼而成的宝匣金,暗示其品质非凡。接着,他强调艺术创作不仅要注重外在形象(鉴貌),更要触及内在精神(写心),表达了对传神达意的追求。
诗人指出,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的艺术家,都应追求这种深入事物本质、传达真实情感的艺术境界。然而,尽管笔本身无声无色,但通过画家的手,它能展现出人物的神韵,让人感受到其内在的品质。诗人高度评价了画师的技艺,认为其能巧妙地模仿自然(巧夺造化),同时也能准确捕捉美与丑(妍媸必尽得),但又担心过度的幻想可能会影响作品的真实性(幻妄恐交侵)。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笔为媒介,探讨了艺术创作的真谛,既赞扬了艺术家的技艺,也提出了对艺术表达深度和真实性的思考。
挂席逐归流,依依望虎丘。
残春过楚县,夜雨宿吴洲。
野寺吟诗入,溪桥折笋游。
到官无一事,清静有诸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