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日映兰泽,乘内入桂屿。
棹影已流倡,轻舟复容与。
勿遽佳期移,方追明月侣。
采采讵盈掬,还望空延伫。
朝日映兰泽,乘内入桂屿。
棹影已流倡,轻舟复容与。
勿遽佳期移,方追明月侣。
采采讵盈掬,还望空延伫。
这首《采菱曲》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江南水乡采菱图景。诗中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清晨阳光照耀在兰泽之上,诗人乘坐着轻舟穿梭于桂屿之间的情境。通过“朝日映兰泽”、“乘内入桂屿”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祥和的氛围。
接着,“棹影已流倡,轻舟复容与”,诗人巧妙地运用了比喻手法,将划船的动作比作“流倡”,生动地表现了划桨时水波荡漾的景象,同时“轻舟复容与”则进一步强调了船只在水面轻轻摇曳的状态,给人一种悠然自得的感受。
“勿遽佳期移,方追明月侣”,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期待,同时也暗示了诗人与月光下的伴侣共度良宵的愿望。这里不仅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愿景,也蕴含了诗人对友情、爱情的向往。
最后,“采采讵盈掬,还望空延伫”,诗人通过“采采”这一动作,形象地描绘了采菱的过程,虽然收获不多,但诗人却在“还望空延伫”中流露出对这份简单生活乐趣的满足与期待。这不仅是对劳动成果的赞美,更是对平凡生活中的美好瞬间的珍视。
整体而言,《采菱曲》通过对江南水乡采菱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生活情趣的追求以及对美好情感的向往,是一首充满诗意与生活哲理的佳作。
小船儿,双去橹。红湿海棠雨。
燕子归时,芳草暗南浦。
自从翠袖香消,明珰声断,怕回首、旧寻芳处。
向谁语。可怜金屋无人,冷落凤箫谱。
翠入菱花,蛾眉为谁妩。
断肠明月天涯,春风海角,恨不做、杨花飞去。
十年为客上长安,人指冰山不会寒。
开口尽言投老易,到头只是挂冠难。
低栖屋宇居常稳,巧小园池坐尽宽。
别有前溪鱼可钓,也须栽竹傍栏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