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席逐归流,依依望虎丘。
残春过楚县,夜雨宿吴洲。
野寺吟诗入,溪桥折笋游。
到官无一事,清静有诸侯。
挂席逐归流,依依望虎丘。
残春过楚县,夜雨宿吴洲。
野寺吟诗入,溪桥折笋游。
到官无一事,清静有诸侯。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返回家乡的宁静景象,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于清净生活的向往。
"挂席逐归流,依依望虎丘。" 这两句从视觉和情感角度出发,描绘了一种归隐的意境。诗人似乎在用一种慵懒的姿态,缓缓地行进于归途之中,心中牵挂的是那远方的山丘。
"残春过楚县,夜雨宿吴洲。" 这两句则是在时间和空间上扩展了情感的深度。诗人通过对“残春”的描写,表达了一种对于逝去时光的感慨,同时也映射出内心的孤独与淡漠。而夜雨宿吴洲,则是对旅途中孤寂氛围的一种刻画。
"野寺吟诗入,溪桥折笋游。" 这两句通过对“野寺”、“溪桥”的描绘,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氛围。诗人在自然界中寻找灵感,写下诗篇,同时也在溪流的小桥上采摘着竹笋,这些细节都让人感到诗人内心世界的平和与自足。
"到官无一事,清静有诸侯。" 最后两句则是对一种超然物外的心态的表达。诗人在任职期间,没有过多忙碌的事务,保持了一种清净淡泊的心境,这种状态让他仿佛拥有了像古代诸侯那样的从容不迫。
整首诗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和内心感受的抒发,构建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宁静的意境,是一首充满诗意的作品。
崆峒山前夜看月,月色秋空两奇绝。
不知何处烂银盘,飞上嗟峨白琼阙。
蟪蛄啼霜秋气悲,乌鹊绕树人思归。
天南有星千万点,离恨不敢分明窥。
亭亭长松古阶下,松枝无声露飘洒。
倚松踏露劝解公,手中偏著青瑶斝。
愿公饮此寿百千,乐如食密无中边。
四夷不惊风雨顺,月光如镜长团圆。
匣底龙泉玉三尺,英姿自可千金值。
酒酣拂拭试舞之,虹光倚天如月白。
今宵之乐当奈何,自古渔阳豪杰多,临风更赋渔阳歌。